<p class="ql-block"> 根脉相连</p><p class="ql-block"> 雪 容</p><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常思己身。然细察之,个人的命运实与家庭密不可分,而家庭又与社会、国家、民族紧紧相连,如根须交织,彼此依存。在这纵横交错的关系网中,我们寻求平衡自我与子女,把握现实与未来,遂成为人生路上不可回避的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自出生,便落入家的怀抱。家是第一个课堂,父母乃最初的导师。活着,便是一个不断学习并努力实现赋予生命之人期望的过程。这看似平凡的志向,实则蕴含着感恩与务实。人生苦短且世事无常,在规划人生时,首要关注的便是自己。然而这“自己”,却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的心安与所处的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能否适应生活圈子里的乡俗民情,如何应对未来的发展变化,皆是需要直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的温暖,在于它既是避风港,也是出发地。对于子女,我们总怀揣复杂心绪。大孩子面临着谋生、发展以及生活幸福、婚姻家庭稳定等诸多问题;小朋友则主要围绕读书与未来就业展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能独立自主、不给家庭和社会增添负担的人。这需要让孩子从小慢慢独立地经历、接受和克服困难艰苦,这是成长的必修课。然而,并非人人都要上大学,更不必强求名牌大学,大学也并非适合所有孩子的发展方向。孩子们的成长不应局限于父母的庇护之下,他们需要去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的外面是社会,是国家,是民族。一个人的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期许,活百岁是自己与孩子的共同愿望。养生之道在于综合、适当、适量、适应、适宜、适合,预防疾病重于治疗,每一个生活细节都不容忽视。在偏僻乡村,虽不乏长寿之人,但一旦患病,治疗往往困难重重——这不单是个体健康问题,更是社会医疗资源分配之课题。由此观之,个人健康与公共福祉本就难以切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在乎活着的数量,在乎质量”,此说固然有理。然数量与质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贯穿人生始终。影响生活数量与质量的因素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机会与挑战如影随形。在这变化中,我们需要瞻前顾后、统筹兼顾,以自己为主导,同时做到兼听则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旅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现实与未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却又彼此成就。当我们平衡好自我与子女的关系,妥善处理现实与未来的矛盾,便是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应对生活。在这复杂的人生中,我们终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子女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为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深则叶茂,源远而流长。个人、家庭与社会、国家、民族,本就是命运共同体,相互依存,共同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