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7-12-10 10:12:08)</p> <p class="ql-block"> 二OO一年十二月三号,财政厅每两个月一付的“三家抬”下岗职工救助金拨付到位。由于第一批281名下岗职工进中心的生活费已经付满三年,原先每次拨付的34万元锐减为12万元,是剩余第二批131名下岗职工的生活费,却不止是付给他们,因为第一批281人并未全部出册,还要对余下的人花钱买安定,所以资金情况顿时显得捉襟见肘。</p> 从1999年至2001年底,三家抬资金已经拨付到位429.4万元(1999年52.8万元、2000年211.08万元、2001年165.52万元),2002年计划还有75.6万元。应该说这些钱真的是给企业帮了大忙了,所以要感谢政府,感谢经办部门和有关人员。 资金到位后,利用这笔钱先拿出5万元对四季度出册职工支付一半经济补偿金,发放了进中心的下岗职工9、10月生活费,给总厂人员发放6月份工资,由于资金不足,科长以上管理干部暂缓!现在回想起来,已经拖欠了半年工资,大家还能坚守岗位认真工作,老国企干部素质就是不一般! 出国考察事已经确定,行期为12号-20号,为期一周。从省公司办公室张立智同志处拿到护照和出国费用,食宿、公杂共4380马克,个人零用每人50美元,城市间交通费200美元,个人购汇200美元。 六号,和实业公司刘跃起到纬三路南头T平门市部处理遗留问题,最终T平同意以3.5万元三个品种(斜纹绸1800米、佐机麻283米、西装95件)抵平原先总厂对他门市部的投资。 <p class="ql-block"> 从1995年起企业以现货投入给实业公司不少经营网点,但是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个中缘由不说也罢,尤其是对一个已经去了西天的人,多说无益。其实他这些高价滞销货退库给济南丝绸厂的损失,比他当业务员时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实在是小多了!遗憾的是他可能并不这么想。</p> 七号,在省公司开会一天。上午是有关企业厂长、经理参加,颁发已改制企业负责人聘书,接着是工业处召集的调度会,财务处王宗俭介绍蚕茧收购情况等。我们已经和丝绸生产经营基本脱钩,所以不再在乎这些事情了。 下午是享受三家抬救助资金的八家企业负责人和企业所在六地市公司经理会议,省公司姬德武副总经理介绍了省政府四号召开的省属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会议的情况。韩寓群省长、赵克志副省长同时参加会议,足见重视程度。会议通报,1998年以来进中心的42家企业共38724人,涉及12个行业,已经出中心2675人,预计2003年完成出册。会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因地制宜、先易后难、量力而行、依法有情、确保稳定。 主要措施与政策:促进再就业,做好与失业保险的接续工作。因人而异分类指导,“保老、扶中、推青”:一是内退;二是女满40岁15年以上工龄、男满50岁20年以上工龄,本人申请可以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继续由企业代缴养老、医疗保险至退休,但是不发经济补偿金;三是其他人可以出册,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四是女46岁男56岁以上衔接退休;五是保障期满停止保障,享受失业保险或者低保。经济补偿金省财政补贴50%,主管部门和企业解决50%;六是不到期的继续执行原政策;七是对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可以将应领未领的一次性拨付;八是对已经领取工商执照或者与新单位存有六个月以上劳动关系的应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会议要求企业妥善处理与下岗职工的债权债务,由企业自筹资金解决。各企业做好方案报省公司批准,劳动厅备案。 姬德武副总经理介绍省公司的基本情况:再就业服务中心5166人已经收到救助金5187万元,当年应该出中心2015人,需要1145万元经济补偿金。原有17家享受救助单位,2002年还余6家,预计能够出册1600人。李汉润处长就具体业务进行了布置,特别强调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条例,2002年起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 八号,在济南市铁路局会议中心,参加党校本科班同学第八次聚会。这次规模不小,还请了济南铁路职工艺术团助兴。其实,同学们感兴趣的不是吃喝玩乐,而是看重这个人脉平台。只是类似的同学会在八项规定出台后已经不让搞了,因为涉嫌公款吃喝,也有的搞得铺张过了头变了味,理解。 晚上,在田庄东路家门口小饭店全家聚餐,给我过生日。46岁了,真快,还有14年就该退休了,好像还一事无成,这辈子就过了一大半了。 十号,召开办公会,安排布置我们外出考察期间的工作。 十一号,和伊继强赴京,与四达公司黎军经理见面,准备出国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