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紫阳赵</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122441</p> <p class="ql-block">《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上海小荧星儿童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发行于1986年。</p><p class="ql-block">1989年,该歌曲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同年获得中国校园歌曲创作大奖赛优秀奖。</p> <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1986年8月底,王健收到上海电视台的一封约稿信,请她为第一届上海国际电视艺术节创作一首主题歌歌词,信中给了“八字方针——友谊、交流、合作、发展”,并规定歌词不许超过6行。</p><p class="ql-block">王健老师创作的四句歌词,在当时被称作“浪漫的电文”之后,上海电视台将包含王健所作歌词在内的多首艺术节主题歌歌词,以油印并匿去歌词作者姓名的方式印刷并寄给谷建芬,请她挑选一首最好的歌词进行谱曲。经过经心挑选,谷建芬选择了王健创作的歌词并完成了谱曲创作。</p> <p class="ql-block">歌曲歌词(中文歌词 ):</p><p class="ql-block">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p> <p class="ql-block">歌曲鉴赏:</p><p class="ql-block">这首歌节奏活泼、热情,结构方正、整齐,歌词质朴、大方、朗朗上口,突出了少年儿童的天真烂漫以及纯真、可爱。合唱部分写得尤其精彩,既运用了特殊色彩的和声,使作品不落于俗套,又尽量避免旋律上大的跳跃,容易演唱,保证了作品易于被听者和唱者所接受。</p> <p class="ql-block">社会影响:</p><p class="ql-block">《歌声与微笑》自1986年第一届上海电视节起,就被定为电视节的会歌。</p> <p class="ql-block">获奖记录:</p><p class="ql-block">2000年 群众喜爱的中国优秀影视歌曲 百首爱国主义歌曲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要演出:</p><p class="ql-block">1986年 上海 第一届上海电视节 </p><p class="ql-block">1989年2月5日 北京 </p><p class="ql-block">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p><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23日 上海 上海小荧星30周年庆典晚会 </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0日 奋楫家国——碧水长歌颂端阳2024 </p> <p class="ql-block">视频/作者用竹笛无伴奏演绎《歌声与微笑》(完整版 习作)</p> <p class="ql-block">耳畔青春,笛音寄情——演绎感怀:</p><p class="ql-block"> 当竹笛版《歌声与微笑》的旋律响起,笛音瞬间掀开记忆的面纱。那灵动的音符,像极了课间追逐的笑声,像运动会上飘扬的彩旗,更像毕业季里不舍的叮咛。</p><p class="ql-block"> 熟悉的曲调经由竹笛演绎,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澄澈。高音明亮如少年眼眸里的星光,低音婉转似青春里的小小心事,每一段旋律都在诉说着我们的校园时光。曾几何时,我们伴着这首歌合唱,在文艺汇演的后台紧张彩排,在班级联欢会上尽情欢笑。</p><p class="ql-block"> 此刻,笛音袅袅,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青春的回望。它让我们想起并肩奋斗的伙伴,循循善诱的老师,还有那些单纯又热烈的日子。愿这笛音定格美好,让歌声与微笑,永远回荡在我们的青春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图片资料/致谢网络</p><p class="ql-block">视频/自制</p><p class="ql-block">音乐/本地《歌声与微笑》(启明星童声合唱)</p><p class="ql-block">2025.9.23于安康煌上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