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次出游,借助一位仁兄的话,叫悠哉游哉。简称悠游。悠游了一千多公里,就遇见对我来说挺新鲜的事儿。在京广澳高速南行石家庄东服务区,我首次发现,停车位是顺着高速公路设计的。驾车人从高速下来直接入位停车,那叫一个方便。我喜欢自驾,出行必走高速,用过数不清的服务区,这种顺向的停车位,我还是头一次享受到。这样的设计,进来无需拐入,离开不用倒车,啥都省。这样的设计,避免交叉,减少剐蹭,符合驾驶习惯。很可惜,没查到这位聪明的发明人的名字,但不影响我的感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次坐邯郸的滴滴出行,行至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左转弯。路中央的隔离带,到了接近红绿灯时,隔离带没了,前面还站有一个矮个的红绿灯。我坐的车,前面有三辆车等着左转。没了隔离带,车子不就直接开到对向的车道上了吗?我正犯嘀咕呢,那个矮个的红绿灯绿了,师傅真的就驶到了对向车道上等了。没有几秒,远处高个的左转信号灯绿了,我坐的车子第一个左转弯了。有点意思吧。我首次来邯郸,首次这样行走。我马上问师傅,这是借道吗?师傅说,对,是借道。之前我只是在网上看过,今天亲自体验到了。师傅又说,这个“借道左转”,就是我们邯郸发明的。话语间,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算过,一个30秒的 红绿灯,实行“借道左转”后,最能多过去8辆小汽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说,这个新玩意儿,是邯郸2014年发明的,发明者是邯郸原交警支队长陈玉建,其时任宣传科科长张贵民也是发明人之一。该发明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全称叫“借道左转待行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8年,当时上海市闸北区交警支队队长王登海首次提出并实行了“左转弯待转区”,很快,就在全国蔓延,换来一片叫好声。2014年,邯郸人发明的“借道左转”,又开始惠及四方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的地方,在一个路口,同时出现了“左转弯待行区”和“左转借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约2300年前,燕国寿陵的少年到邯郸学当地人走路,有了“邯郸学步”这个成语。今天,北上广深等众多城市也都“邯郸学步”,实行了“借道左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听说,我的家乡黑龙江佳木斯市,也“邯郸学步”了。(老顽童2025923)</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