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末,高温天漫步湖海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露时节的天气还是三十八九度的高温,阳光直射头顶火热。而我是不是神经病的,一个人在高温的炽烤下步行在湖海塘。</p><p class="ql-block"> 阳光照在脸上发烫,我尽量往树荫下走。当步行到一座湖中桥时,没有树荫的遮挡了,我顶着太阳快步通过四五十米长的桥体,便急着向边上的树林躲去。林中的树木高大,有松木、香樟及一些叫不上名的树木,着样子是人工围湖种植的。树林里小道弯弯绕绕,石板构筑。从树荫下走,可以躲避一些阳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了树林,眼前出现一块空旷的天地,身体又暴晒在烈日下,远处的湖面上有两处喷着1人多高白花花的水幕,甚是好看,想必是水下的机械设备产生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高温天,平时游散在湖中的游船、快艇等静静地归宿在湖边一角避暑。</p> <p class="ql-block"> 湖岸边的杨柳千丝万缕静静地低垂而挂,不见有一点的飘动。沙滩上几把大伞亭下,躲着三五人群,有大人,有小孩,或许是家庭组合。</p><p class="ql-block"> 向西走,又见一座横跨水中的桥梁,心想这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不容易,为了贯通环湖人行道,水中连建二座桥。阳光下,我又一次快步通过了桥体。</p><p class="ql-block"> 行道树上,听到有“叽叽啾啾”的鸟呜声,却不见有鸟出现;湖中及小岛上也没见白露在飞翔、栖息的身影,这也是高温的原因吧,鸟也怕热的。</p> <p class="ql-block"> 来到西面,眼前出现了一片茂盛的荷花园,在强烈的阳光照映下红彤彤的花蕾仍托展心胸,展现出鲜艳的色彩,似风华正茂的青壮年。这白露时节怎么还有这等荷花?我种植宣莲多年,现在这时候荷花应该快谢幕了。走近了发现这荷花蒂结出的莲蓬是干瘪的,是不结果的品种,或许是专供人们观赏的。</p> <p class="ql-block"> 离开荷花,我又继续上路。一路上没碰到过一个人,僈傻地只有我一个人的身体在湖岸边的太阳底下移动。我时而躲着阳光,又顶着阳光,至正午时分,阳光更猛烈了,疲惫已上身。终历时两小时,环湖一圈。</p><p class="ql-block"> 回眸平坦广阔的湖海塘,想着它那不平坦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湖海塘位于金华市婺城区,总面积293万平方米。其中水体146万平方米,陆地147万平方米,还有林区115万平方米。是金华市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被称为“小西湖”。</p><p class="ql-block"> 据《金华县文史资料》记载,湖海塘始建于宋代,最初为解决下游农田灌溉问题,因雨季“湖大如海,旱季缩小似塘”,又元代大将胡大海率军挖塘蓄水,取名湖海塘。</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湖海塘启动了水力发电和灌溉工程,全线20公里工地每日四五千人施工,同年10月水电站正式发电,解决了金华城区97%的用电量,为当地首次水力发电。</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80年代,湖海塘因周边养殖业污染沦为“臭水塘”,鱼虾绝迹。2013年,金华开发区启动改造工程,通过清淤、禁养、生态修复等举措,于2016年实现水质稳定达标Ⅲ类,并重建湿地生态系统,2023年其生态修复入选全省生态共富最佳实践名单。重现“白鹭翩飞,水下森林”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改造后的湖海塘公园以“十景”为核心景观,沿湖顺时针依次为“水漾晨曦、碧海扬帆、湖堤花锦、归园田居、溪堂秋雪、清江翠荷、琼岛流云、文沁观澜、柳岸烟雨、汀洲水暖”,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形成环湖特色游线。</p><p class="ql-block"> 通过每年举办音乐季,水上运动比赛,环湖马拉松等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与赛事经济融合,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创造近千万元收入,完成从“生态负债”到“生态资产”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了解了今日之湖海塘,使我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含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