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善晋美之_晋祠

陈小平

<p class="ql-block">  晋祠,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初名唐叔虞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追封晋王)及其母邑姜而建,千年风雨洗礼,仍巍然矗立,承载着三晋大地厚重的历史回响,是“晋善晋美”最深沉的文化注脚。</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与晋国宗祠,晋祠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其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代建筑序列完整、类型齐全,举世罕见;彩塑、壁画、碑碣、古木交相辉映,皆为国宝级遗存。它不仅是晋文化自西周封唐至盛唐文脉绵延的实证,更是世界王氏、张氏的发祥圣地。难老泉、周柏、侍女像并称“晋祠三绝”,如三颗明珠,辉映千载文明。</p> <p class="ql-block">  周柏苍劲虬龙,植于西周,历经三千余年风霜,依旧枝干盘曲,郁郁苍苍。它静立圣母殿前,如一位沉默的史官,见证着晋水之滨的王朝更迭、文脉传承,是“晋善晋美”中坚韧不息的生命象征。</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名出《诗经》“永锡难老”,泉水自岩底汩汩而出,终年不息,清冽如初。水光映殿影,涟漪动松柏,千百年来润泽一方,孕育文脉,是晋祠灵动之魂,亦是“晋美”最清澈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中四十三尊宋代彩塑侍女像,姿态各异,神情生动,或低眉含笑,或执物凝思,衣袂似动,气韵如生。她们不仅是宋代宫廷生活的缩影,更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以温婉之姿,诉说着“晋善”中的人文温度与匠心之美。</p> <p class="ql-block">  金代所建献殿,结构稳固而梁架轻巧,既具殿堂之庄重,又似凉亭之通透,与圣母殿、鱼沼飞梁并列为国宝级建筑,三者错落有致,共构晋祠核心,彰显历代匠心接力,成就不朽风华。</p> <p class="ql-block">金人台</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拥有四周围廊的实例,堪称宋代建筑的活化石。其殿宇恢弘,斗拱飞檐,尽显宋代匠意之精妙。殿前鱼沼飞梁,木构十字跨池,形如展翼,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孤例,世界桥梁史上亦熠熠生辉,是“晋美”在结构与艺术交融中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鱼沼飞梁再经修缮,古桥重焕神采,木影横波,如虹卧水,延续着千年的通行与凝望,见证着后人对古建之美的敬重与守护。</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内四十三尊宋代彩塑,以现实主义手法塑造宫廷仕女,形神兼备,气韵清雅。每一尊皆有性情,每一眼皆含故事,是中国雕塑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亦是“晋善晋美”在人文精神层面的深情流露。</p> <p class="ql-block">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集三百年以上古建九十八座、塑像百十、碑刻三百、铸艺三十七尊于一体。其庄严与秀美并存,礼制与自然共生,宗祠之肃穆与山水之灵秀浑然天成,正是“晋善晋美”最完美的空间诠释。</p> <p class="ql-block">  晋祠创建久远,地势形胜,荟萃古建、雕塑、碑刻、壁画与古木名木于一园,从政治礼制到经济生活,从宗教信仰到艺术审美,无不折射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轨迹。其历史之厚重、艺术之精湛、科学之价值、鉴赏之高远,使其成为宗祠与园林结合之唯一典范,跨越千年,独步华夏,是“晋善晋美”最璀璨的文明结晶,亦是中华建筑艺术宝库中不可替代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漫步晋祠,古韵悠长,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