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这23位科技专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p><p class="ql-block">"两弹一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莫大的辉煌和荣耀让我们永远铭记这23张面孔!!!</p> <p class="ql-block">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核物理学家,河北宁河人。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p> <p class="ql-block">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 - 2011年7月21日)光学专家,江苏吴县人。我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我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p> <p class="ql-block">王希季(1921年7月26日- )卫星/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云南昆明人/白族。我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曾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p> <p class="ql-block">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 2011年2月26日)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负责并组织领导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p> <p class="ql-block">孙家栋(1929年4月8日- )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辽宁复县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总负责人,我国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p> <p class="ql-block">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航天技术/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重要开拓者之一,作为运载火箭技术负责人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p> <p class="ql-block">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材料学家,浙江浦江人。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我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p> <p class="ql-block">陈能宽(1923年5月13日-2016年5月2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湖南慈利人。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我国核武器事业奠基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杨嘉墀(1919年7月16日-2006年6月11日)航天技术/自动控制专家,江苏吴江人。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多种卫星的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p> <p class="ql-block">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2024年8月17日)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湖南长沙人。世界公认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的奠基人之一,曾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空气动力学家,浙江杭州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火箭技术/结构强度专家,浙江湖州人。 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p> <p class="ql-block">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自动控制/导弹技术专家,安徽芜湖人。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探索出固体火箭研制规律,填补了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核武器技术专家,江苏吴江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p> <p class="ql-block">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理论物理学家,吉林长春人。参与并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对我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p> <p class="ql-block">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核物理学家,江苏常熟人。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安徽怀宁人。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p> <p class="ql-block">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浙江吴兴人。我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导弹/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江苏无锡人。我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钱骥(1917年12月27日-1983年8月18日)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江苏金坛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遥测、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子核物理学家,浙江湖州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p> <p class="ql-block">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空气动力学家,山东荣成人。我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请将手机横屏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