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人生,你就赢了一大半了,其余的事情,人生自有安排。</p>
<p class="ql-block">骑行七十七公里,从晨光微露到暮色四合,身体虽疲惫,心却格外轻盈。这一路,不只是车轮丈量土地的距离,更是时光回溯的旅程。抚顺煤矿博物馆,像一本厚重的老相册,在夕阳西下前缓缓翻开,一页页都是父辈的汗水与时代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抚顺煤矿博物馆,抚顺古城子地区,抚顺西露天矿矿址。这里是祖一辈父一辈劳动的地方,艳阳高照,预示着新的契机新的里程。</p>
<p class="ql-block">站在博物馆前,阳光洒在红白相间的现代建筑上,顶部的圆形结构像一只凝视过去的眼睛。这里曾是大地被撕开的伤口,如今却成了记忆的容器。我知道,这片土地埋着祖辈的青春,也藏着共和国工业起步时最深的呼吸。风从矿坑方向吹来,带着一丝煤尘的沉静,仿佛在低语:别忘了,是谁一镐一镐挖出了光。</p> <p class="ql-block">纪念抚顺西露天矿开採100周年</p><p class="ql-block"> 1914一2014</p> <p class="ql-block">抚顺龙风矿,1968年我在这里开拓区313队工作了半年时间,然后下乡插队去了原锦县务农,一年后父亲病逝,享年42岁,下乡三年点招回城,到了胜利矿采煤区工作了半年,然后调到东露天矿工作,1971年矿下马后,顺拼入西露天矿工务段架线队,至2005年光荣退休,一部工作史,抚顺矿业集团一辈子,青春献给了祖国的煤矿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馆内,一面斑驳的工业塔楼照片让我驻足。那不是普通的建筑,是无数个“我”的缩影。有人把半生写进矿灯的光里,有人把命运绑在铁轨与矿车之间。他们不曾留下名字,却用肩膀托起了城市的灯火。我忽然明白,所谓“光荣退休”,不只是工龄的终点,更是一代人对土地最深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个博物馆的展览区,主要陈列着史前动物的模型。左侧有两只大型的猛犸象模型,它们的长牙和毛发细节逼真,仿佛在展示它们的威猛。右侧的岩石造型逼真,模拟了自然环境,增强了展览的真实感。背景中还可以看到其他动物模型和展览说明牌,整个场景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神秘而古老。</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条仿岩洞的走廊,猛犸象的巨影在幽光中浮现。它们曾在这片土地上漫步,而今,它们的骨骼与煤同源——都是时间压缩的产物。不同的是,猛犸象被自然封存,而煤矿工人,是主动把自己嵌进历史的地层里,成为支撑时代的“黑色脊梁”。</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条走廊的场景,墙壁由黑色的岩石状材料构成,显得非常粗糙和厚重。墙上挂着一个方形的装饰框,内有汉字“煤”字,旁边有一个红色的消防报警器。走廊的天花板上有红色的装饰线条和照明灯,远处有一个出口标志。整体氛围显得神秘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那面“煤”字墙,像一块碑。它不说话,却比任何文字都沉重。我停下脚步,凝视那个字——它不是笔画,是千万吨地下黑金的凝练,是无数个弯腰前行的背影。报警器鲜红如血,仿佛提醒我们:有些记忆,不能熄灭。</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个模拟的煤矿工作场景,几位工人穿着工作服,正在进行煤炭相关的作业。其中一人手持工具,似乎在敲击或挖掘,另一人则在操作设备。地面上有燃烧的火焰和煤炭,旁边有一个禁止触摸的警示牌。整个场景在红色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紧张而忙碌。</p>
<p class="ql-block">红色灯光下的矿工塑像,动作凝固,神情却鲜活。一人举镐,一人推车,火焰在脚边跳跃。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镐头撞击岩层的回响,闻到了煤尘混着汗水的气息。他们不是演员,是无数个父亲、叔伯、兄长的集合体。他们的手,曾托起共和国的能源命脉。</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面黑色的墙壁,墙上挂着两块白色的说明牌。左侧的说明牌标题为“抚顺煤田”,详细介绍了抚顺煤田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历史、地质特征和开采情况。右侧的说明牌标题为“抚顺煤田的组成”,配有一张饼状图,展示了煤田的组成比例。墙面上的黑色材料看起来像是煤块,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墙角处有一个红色的标识牌,上面写着“请勿触摸”。</p>
<p class="ql-block">抚顺煤田的剖面图像一幅地理诗。那些数字与比例,不是冰冷的数据,是大地深处的年轮。我轻轻读着“请勿触摸”的提示,却觉得指尖早已触到了那层温热的黑土——那是父辈手掌磨出的老茧,是岁月无法抹去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个煤矿开采的模型场景。模型中有一台黄色的大型采煤机,旁边停着一辆红色的矿车。背景是一面模拟的煤层岩壁,右侧有一栋白色的多层建筑,可能是矿工的宿舍或办公楼。地面上有几条轨道,矿车沿着轨道行驶。整个场景模拟了煤矿开采的日常运作,细节丰富,生动地再现了煤矿的工作环境。</p>
<p class="ql-block">模型里的矿车缓缓前行,轨道延伸向看不见的深处。那栋小白楼,或许曾亮着无数盏等归人的灯。我想象着某个冬夜,风雪拍窗,工人们围坐炉边,聊着家常,笑着骂着,然后第二天,又默默戴上矿灯,走入黑暗。</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块介绍牌,详细描述了2011年5月中旬在西天矿坑下负309泵站工程采掘工作中发现的巨型煤块,重达16吨,被称为“煤王”。该煤块在抚顺煤矿博物馆内展出,成为重要的展品。文字部分同时提供了英文翻译,标题为“THE KING OF COAL”,描述了煤块的发现过程及其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煤王”静卧在展柜中,黝黑、粗粝,却散发着王者般的沉默。它不是被雕刻的,是被时间与压力共同孕育的。我站在它面前,忽然觉得,真正的“王”,或许不是这块煤,而是那些日复一日在黑暗中寻找光的人。</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组雕塑,描绘了四位矿工在煤矿环境中工作的场景。雕塑背景为黑色的煤层,矿工们穿着工作服,手持工具,姿态各异,表现出他们在艰苦条件下辛勤工作的状态。灯光从上方照射,突显了雕塑的细节和质感。</p>
<p class="ql-block">四尊雕像,四种姿态,却同一种神情——坚忍。他们不看观众,只盯着前方的岩壁。那不是表演,是日常的复刻。我轻轻走过,脚步放得很轻,怕惊扰了这份沉默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面红色的展览墙,墙上有一个黑色的竖条标牌,上面写着“火种星火相传 第一部分”。旁边有一张杨志云的照片和介绍,照片下方标注了他的名字。墙上还有一块白色展板,上面有红色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初期到1926年的历史。右侧有一个标有“1926”的展板,详细介绍了当年的历史事件。关键词:红色展览墙、杨志云、历史事件、1926、火种星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火种”二字,灼灼如炬。从1926年到今天,有人在黑暗中点灯,有人在风雪中传火。杨志云的名字静静挂在墙上,像一颗未被遗忘的星。矿工不只是挖煤的人,也曾是点燃希望的人。</p> <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一段历史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照片显示的是1931年的一个煤矿场景,背景中有几座建筑物和一些机械设备。照片上方有红色的数字“1931”,旁边的文字说明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和抚顺党组织领导广大矿工,发动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右侧有两张小照片,一张是一位矿工的肖像,另一张是矿工们在工作场景中的合影。整个展示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那段历史的回顾。</p>
<p class="ql-block">1931年的矿工,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怒火。他们用铁镐对抗刺刀,用沉默积蓄力量。那一刻,煤坑不只是矿井,更是抵抗的战壕。我久久站在照片前,仿佛听见了那年的呐喊,穿过时光,落在耳畔。</p> <p class="ql-block">图片:红色背景的展板上用白色字体写着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主席亲临西露天矿视察,</p> <p class="ql-block">我的足迹抚顺煤矿30多年,2个井工矿,2个露天矿,服务抚顺矿业集团,献矿山当乌金,晚年人生很自豪。</p> <p class="ql-block">历史不会忘记我们!</p> <p class="ql-block">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人生,你就赢了一大半了,其余的事情,人生自有安排。</p> <p class="ql-block">好的朋友如春风,</p><p class="ql-block">好的心态能养生;</p><p class="ql-block">好的缘分人长久,</p><p class="ql-block">好的情怀福寿增;</p><p class="ql-block">好的友谊春常在,</p><p class="ql-block">好的知己伴终生。</p> <p class="ql-block">屈辱史</p> <p class="ql-block">溥仪</p> <p class="ql-block">日俄开战</p> <p class="ql-block">疯狂掠夺</p> <p class="ql-block">腐败的清政府,疯狂的沙皇俄国兵</p> <p class="ql-block">抗争篇</p> <p class="ql-block">前夜篇</p> <p class="ql-block">自强篇</p> <p class="ql-block">架线与电铲,埋了挖,砸了恢复,你说累不!危险不?</p> <p class="ql-block">掣肘篇</p> <p class="ql-block">总体规划的设计蓝图,历史给了我们答案!</p> <p class="ql-block">向英雄的煤矿工人致敬</p> <p class="ql-block">煤精、琥珀,是西露天矿仅有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历史永存</p> <p class="ql-block">踔厉奋发</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今天</p> <p class="ql-block">浑河,一河两市,沈抚示范区,把希望描绘。</p> <p class="ql-block">2025.09.21.骑行抚顺参观煤矿博物馆,参展三个小时,拍摄下来许多矿山矿坑户外设备和露天大坑,一切都在向前看,前行的时光总是那么漫长等待,努力向上吧少年!</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最后100天,愿你清零烦恼,整理当下,更新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阳/2025/09/22/今日天气:白天多云,夜间晴,气温13~26度。</p> <p class="ql-block">人生,要的就是惊涛骇浪,这波涛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是伟大的,最后汇成了一个闪着金光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制作:青 松🇨🇳</p><p class="ql-block">原创:2025.09.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