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乐在太行群 乙巳年第三十次徒步旅行记</p><p class="ql-block"> 9月21日,周天,6点40分前,沧州银行对面集合,坐604路,北口站下车。</p><p class="ql-block"> 6点30分从始发站到沧州银行约十分钟,大家提前到。</p><p class="ql-block"> 北口--书山--北口。七、八公里左右,可休闲不爬山,在山沟活动。体力好的可爬山,有一定爬升,自带午餐,多带水。</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参与人数共19人,有部分是新来的,共共三个地点,北口村——书山——禅林寺村。 </p><p class="ql-block">这次是入秋以来的一次比较有意义的旅行,天气22度,上午阴天,下午小雨。正好我们旅行结束时集体都上了公交车,顺利完成这次旅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秀丽的群山为背景,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的所有的美女们</p> <p class="ql-block">走向第一站北口村</p> <p class="ql-block">北口村的村口</p> <p class="ql-block">公交站</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北口村</p><p class="ql-block">北口村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邢台古村落系列报道(637)——北口</p><p class="ql-block">北口村隶属于邢台市信都区李家村镇,距离镇镇府2.5公里。地处深山区,交通比较方便,现有600人,均为汉族,耕地388亩,以农林为主,土产核桃、柿子和板栗。</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冯霍二姓从山西省迁来占产立庄,原名熊叫,因其名不雅,1953年建乡时即以其所处地形更名为口子,后来为与桨水的口子有别,便按方位改名为北口,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据当地村民介绍说最早在这里居住的应该是靳姓,说是有个号称“靳千岁”的人,后来又从邢台东高村前来的靳姓,历数应该有八代人了,如果这样计算大概有二百多年了。明朝末年又搬来了阎姓成为了这里的主要姓氏。姓冯的是从邢台的冯家沟迁来的比较晚一点。</p><p class="ql-block">走进北口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颗硕大的古槐,正好位于全村的中间部位,我们看到上面挂有标牌,显示为300年,但村里人说应该是500年,树身很粗壮,尽管已经几百年的树龄了,依然枝繁叶茂,我们发现在大树的树身侧面又长出了两个小枝杈,预示着这个村庄蓬勃向上的发展形势。</p><p class="ql-block">整个村落的古民居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都是用就地取材的红岩石垒砌墙体,红石板盖顶,红石板铺地,形成了红色基调的古村落,行走在红色幽深的胡同里,抚摸着古老的墙壁,静静聆听着山村的风声,犹如一种时空的穿越感,脚下的小路一直延伸着时光的痕迹,站在村口的古槐下,回首村后的大山,满目山河尽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这就是著名的风景区书山风景区,由于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使得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霎时间热闹了起来,给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也让北口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p> <p class="ql-block">我与书山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美女手指书山,更加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北口村的标志古槐</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具有500年历史的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山楂树下</p> <p class="ql-block">依山势而建的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具有特色的古建筑,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拱券式的古建筑建筑结构</p> <p class="ql-block">这是北口村最珍贵的木雕。镂空木雕,桂花缠枝,围绕中间一个寿字,寓意富贵长寿。雕刻艺术充分体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后面的文字是秀山川,两边是云影二字,合起来就是“云影秀山川”。木雕加上文字真是堪称绝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屋门风门的龙头雕花</p> <p class="ql-block">个村中的老人们合个影,感谢他们的热情,是他们带着我去看到的具有500年历史的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书山风景区</p><p class="ql-block">邢台书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冀家村乡北口村东南三公里处,海拔1003米,属典型嶂石岩地貌,以赤壁丹崖、天坑奇观和“盘古天书”象形山体闻名,是半开发免费景区,森林覆盖率超95%。</p><p class="ql-block">盘古天书:</p><p class="ql-block">景区内一处山体酷似打开的巨石书籍,右侧伴有两座形似笔架的山峰,组合形成独特文化景观,被游客誉为“盘古天书”。</p><p class="ql-block">山崖上岩石层叠如书本形态,或翻开、或竖立,宛如天降典籍。</p><p class="ql-block">赤壁丹崖与一线天:</p><p class="ql-block">山体多为刀削斧劈般的赤红色崖壁,气势磅礴。“一线天”景观为山体裂开形成的狭窄缝隙,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仰望可见天开一线。</p><p class="ql-block">天坑地质奇观:</p><p class="ql-block">天坑周围悬崖峭壁间建有半环形游道,可多角度观赏深达万丈的坑洞,为景区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奇观。</p><p class="ql-block">坑顶两座观景台遥相呼应,俯瞰群峰叠嶂,视野开阔1。</p><p class="ql-block">自然生态与文化融合:</p><p class="ql-block">森林覆盖率超95%,以原始次生林和公益林为主,夏日浓荫蔽日。</p><p class="ql-block">“勤径”登山路两侧护栏刻满读书名言,将自然景观与书山文化结合。</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禅林寺村</p><p class="ql-block"> 禅林寺村隶属于邢台市信都区冀家村乡,据史料记载,明朝正德10年(公元1516年)此地建了一座寺院,寺名叫做禅林寺,以寺命村名禅林寺,后来有李姓、郭姓、刘姓先后迁来在此建庄,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根据相关资料,禅林寺村的李姓家族祖先于乾隆二年(1737年)从山西乐平巴洲村迁徙至禅林寺村,至今已有283年的历史。这个信息来自于20年前,族人李尚勋、李西佩曾前往山西寻根问祖的经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畅,他们未能成功找到确切的家谱记录。然而,近年在李贵春、李德昌、李芳海等人的努力下,终于在巴洲村找到了与禅林寺村李氏家族相关的家谱记录,完成了家族历史的接续。</p><p class="ql-block">禅林寺村不仅有着丰富的家族历史,还保留了许多文化遗产。例如,村中有座古庙合山庙,历史悠久,有几块石碑,碑刻文字对冀家村和合山庙的来龙去脉有详细记载。合山庙的名字与这一地区的历史紧密相连,庙宇的存在见证了冀家村的发展历程。我们在村中采访时,在街中看到寺庙就存下来的部分石件,一个石碑座,还有一个刻有文字的类似供桌的石料。由于年代久远风华的原因,内容只能看到西方、东方,南方等文字,还有一部分印刻小文字,无法辨认,若是拓片的话,或许可以得到文字内容,对研究禅林寺的历史会有很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禅林寺村地处邢台县西部深山区,距离乡政府驻地西北2.5公里,交通便利。该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拥有龙池沟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适合居住和发展的村庄。禅林寺村的主导产业为林果业,村民主要从事果树种植和管理,这也为村庄带来了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p><p class="ql-block"> 邢台禅林寺村的来历主要与李姓家族的迁徙历史有关,同时,村内的合山庙和其他文化遗产也为其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内涵。</p> <p class="ql-block">如今,禅林寺早已不见了踪影,经过我们探寻只看到了庙宇留下的部分石料,一个石碑的碑座,这个类似于供桌的石料。</p> <p class="ql-block">这是该村的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据村民介绍说,早期的寺庙规模也不小,几十和尚在这里,但是由于个别和尚在这里不断地骚扰周边百姓,祸害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就告到了官渡,官府派兵镇压,把和尚埋在土里,只露出脑袋,然后用耙地的农具把和尚给“耙了”,把寺庙也给拆除了,从此只有禅林寺的名字,却没有寺庙。</p> <p class="ql-block">古民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