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笑三语:出锋、转锋、藏锋——47聊书法之术语</p><p class="ql-block"> 家人们早安!我是清和堂主人范云峰。在书法这座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里,每一个术语都犹如熠熠生辉的明珠,它们是打开书法奥秘之门的钥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代书法家们精湛的技艺传承。上次和大家分享了书法术语“护尾”,今天接着聊聊另一个充满魅力的书法元素——“逆入平出”。</p><p class="ql-block"> 然,逆入平出,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实则蕴含着书法用笔的精妙玄机,是笔画起落笔和出锋收笔的一种重要用笔技法。</p><p class="ql-block"> 先来说说“逆入”。起笔时,笔锋要朝书写笔画的反方向入纸,这一动作就如同武术中的欲进先退。看似违背常规的书写方向,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当笔锋逆入纸面,能瞬间产生一种强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使得毛笔的毫毛充分铺展开来,就像行军布阵一般,每一根毫毛都各司其职,均匀受力。随即转锋行笔,此时笔锋巧妙地调整方向,顺势前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藏锋”于点画之中。藏锋并非将锋毫完全隐匿不见,而是让笔锋在笔画内部运行,如同隐藏在幕后的高手,虽不见其形,却能感受到其力量的支撑。如此一来,笔画线条就具备了含蓄内敛、饱满圆润的特质,仿佛蕴藏着无尽的能量,给人一种深沉、厚重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再谈谈“平出”。当笔画行至末尾,“平出”的妙处便展现出来。笔画至末不收,势尽出锋,回腕空收。这意味着在笔画结束时,并非简单地将笔提起,而是笔锋继续前行,直到力量用尽,自然出锋。回腕空收的动作,如同演奏家在乐曲终了时的最后一个优雅手势,看似无形,却余韵悠长。平出的笔画,锋尖锐利,干净利落,如同宝剑出鞘,锋芒毕露,为整个笔画增添了灵动与洒脱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逆入平出的用笔技法,不仅体现了书法的形式之美,更传达了一种人生哲学。逆入时的逆势而为,如同人生中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敢逆行,积蓄力量,厚积薄发;平出时的顺势而为,又似在人生道路上顺势前行,不刻意强求,顺其自然,方能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在欣赏古代书法家的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逆入平出技法的精彩运用。颜真卿的楷书,笔力雄浑,笔画起笔逆入,藏锋蓄势,行笔稳健,收笔平出,气势磅礴;王羲之的行书,笔法灵动,逆入平出之间尽显潇洒飘逸,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希望家人们在日常的书法练习中,仔细体悟逆入平出的用笔技法,感受书法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在墨香中,探寻古人的智慧,传承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 </p><p class="ql-block">范云峰乙巳八月初二(秋分)北京早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