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日驱车去了距离我们一百多里地的常山。常山原名卧虎山,因形如卧虎而得名。位于皇华镇西部城南10公里处。山高297米,呈西南、东北走向,方圆5公里。之所以称常山,是因古时山上有神祠,人们每遇干旱,常往祈雨,“祷雨辄应,谓其有常德,故名”。常山山势平夷无险,山顶宽阔平坦,数峰相连,海拔297米。南坡多为悬崖陡壁,东、西两面坡势略平,有山路可供上下,北坡平缓易登,故名胜古迹多分布在北坡。山周围地势起伏,缓岗连绵,独常山突兀而起,加之山顶碧霞宫衬托,格外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车子来到山脚下,路遇放羊人手持羊鞭同羊儿悠闲地走着,想必是带领羊群去奔赴一处水草丰美之地。拾阶而上,山路蜿蜒曲折但平缓,两侧的各种绿植令人目不暇接,空气清新且湿润,人仿佛进入了一座天然氧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攀援在山路两侧篱笆上的粉紫色的、蓝色的牵牛花,婀娜娇俏。单单蓝色牵牛花又自带几分神秘沉静气质。苦菜花也学牡丹开,绽放着太阳般的笑脸。向高处看,柿果羞答答垂着,秋风和阳光做媒,向人传递着甜蜜的气息。南方称橘北方为枳的枸橘树枝条上长着尖利的刺儿,枝端挂起绿中带橙的圆果实摇头晃脑,听说此果可以入药。野生山楂和酸枣迷你可爱,周身散发出柔和光泽。构树长着如熟女的烈焰红唇般鲜亮的果子,那一抹明艳红,足以让人一眼千年。我忙于各种拍照,朋友敦促,前面有更好的景色呢。我笑着应答但手并没停下,当下的就很好嘛。</p> <p class="ql-block"> 沿山路前行,有亭翼然临于路边,名曰:望月亭。立于亭,想起苏轼的“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诗句,描述的应该就是这个季节的月亮吧?穿过道仙宾洞,山路明显陡峭起来,爬山变得气喘吁吁。身后忽然传来孩子欢快的笑声,扭头一看,原来孩子的妈妈正模拟四屈动物的动作,手脚一并着地往上爬。我忍俊不禁打趣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爬山”,惹得又一阵笑。欢乐的情绪弥漫了整条山路。及到山顶,山原旷其盈视,极目远眺,绿树环绕的村舍如棋子般星星点点散落着,在淡淡的灰色云朵映衬下宁静而美好。远处金色塔顶和房顶的寺庙在这片秋色里显得庄重而又神圣。</p> <p class="ql-block"> 下山时的环山路上有不少骑行爱好者,道路红蓝两色的错搭宛如彩虹在延伸,明丽着人的眼睛,愉悦着人的心情。路口买了婆婆今年刚下的甜栗子,老人慈祥的目光和着新栗子棕红色的柔和光泽散发出秋日的暖,不温不燥,恰到好处,正如这个季节温润如玉的常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