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北农校园美石韵

庄园主

<p class="ql-block">  “‌北京农学院(简称“北农”)是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院校,创建于1956年,以都市型现代农林高等教育为特色,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北京市属高校“2011计划”,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农林类高校。‌ 学校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总占地面积1100余亩,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开设38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专业学位类别,师生员工1万余名。‌” -----摘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校友捐赠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北农校园经过近七十年建设,发生了极大变化。除了增加了很多教学大楼、标准操场、纵横道路和树木花草,更增添许多人文景观。其中别具特色的纪念石散落在校园里,向后人诉说着学校发展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学楼B座“乐园”美石</p> <p class="ql-block">  校园里最早的山石可能是教学楼B座东南侧的“乐园”石。那是2004年底教学楼B座竣工后,学校后勤日夜兼程赶工教学楼周边绿化工程。种上玉兰、翠竹,铺草坪,同时安装“乐园”石作为点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学楼B座南侧的“乐园”石</p> <p class="ql-block">  那几天正赶上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已经进校。如果教学楼B座不能完工并投入使用,将做为“教学硬件设施不达标”而极大影响学校评估结论,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当时我任主管基建后勤的副院长,带领后勤干部职工连夜挑灯夜战,终于让教学楼B座按时投入使用,让评估专家看到学生已经进入教室上自习。“乐园”石见证了教学楼B座修建过程,见证了教学评估取得了好成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学楼B座一景(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79年北农第一届学生入学时,只有7911(农学)、7921(果树)和7931(畜牧)三个本科班。2009年10月79级学生入学三十周年时,学校组织全体79级学生返校参加纪念大会。7921班毕业生靳建疆主动购置美石,请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书写“春晖”二字,请人刻在石头上捐赠学校,被安放在体育馆东侧路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体育馆东侧“春晖”美石</p> <p class="ql-block">  靳建疆北农毕业后投笔从戎在防化兵学院参军,曾参加对越边境反击战荣立战功。我有幸听过他回校给大学生做的巡回报告,因他曾亲临战场,报告时激情澎湃,给全校师生留下深刻印象。据说他曾参加中越边境反击战宣讲团在全国各地宣讲。靳建疆转业后在人民日报社工作,一直钻研书法,有机会结识欧阳中石等书法大家,并热心求字刻石捐赠母校,也算开了为母校捐赠纪念石之先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体育馆东侧“春晖”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  2010年10月,80级本科生返校参加入学三十周年纪念活动。8011(农学)班为主捐资购置巨大山石一座赠送母校。请校内离退休处长梁宝岩老师书写“桃李苑”三字,刻石安放在教学楼B座东南侧绿地中。80级学生返校时,毕业生代表和老教师代表共同掀开盖在石碑上的红布,共同见证了这一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学楼B座东南侧“桃李苑”山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  80级全体学生的姓名被石匠随机地刻在纪念石后面,学生要费力找到自己的姓名,这竟为他们返校增添了一些意外的情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桃李苑”纪念石</p> <p class="ql-block">  2011年10月,81级大学生回校参加纪念入学三十周年活动,时逢经管学院搬入老图书馆楼教学办公。以8141(农经)班毕业生为主,早早集资购置了巨大山石,请书法家书写篆刻“静观”二字,意喻“经管”,安放在经管楼东南侧草坪中,自此经管楼有了自己独特的地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管楼东南侧的“静观”山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静观”(经管)纪念石书法</p> <p class="ql-block">  2012年10月,1982级学生返校参加入学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恰逢北农新图书馆竣工投入使用不久。以8231班学生为主,集资购置巨大山石,按图书馆牌匾相同字体镌刻“图书馆”三字,背后按班级刻写82级全体学生姓名,安放在新图书馆东侧正门旁草坪中,成为历届学生入学毕业的打卡地。图书馆巨石和其背后的常青翠竹,为新图书馆增加了一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书馆东侧的“图书馆”巨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巨石后面刻写的是全体1982级本专科大学生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  2013年10月,1983级学生返校参加入学三十年纪念活动。由于校园里已经有了几座巨石,83级学生决定变换形式,请园林学院老师设计,园林毕业生集资制作了紫铜大型雕塑“和而不同”,安放在教学楼A座和B座之间的小广场,在83级学生返校时举办了隆重的揭幕仪式。而那时我已经调离农学院奔赴新岗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雕塑“和而不同”</p> <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和而不同”雕塑局部</p> <p class="ql-block">  因为1983级学生捐赠了大型雕塑“和而不同”,部分83级学生仍心有不甘。8332班学生刘瑞成早年下海开办饲料公司取得成功,主动找到学校,同时联系我,要以8332班全体同学的名义捐赠巨石。我尽管刚离开北农,还是尽力帮助他们完成捐赠事宜,请书法家翟德年先生书写“北农科技园”并镌刻在巨石上。后勤处专门修建了基座,刘瑞成负责将巨石运到学校,吊装安放在校园东侧科技园大门口,迎送往来师生和家长来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北农科技园”巨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北农科技园”纪念石局部</p> <p class="ql-block">  2008年10月,林学系(园林学院)8451班学生回校参加毕业20周年纪念活动,提前购置一座山石,刻写“毕业纪念树”,安放在老图书馆(经管楼)东侧草坪,以纪念8451班全体学生,在当时系主任姬君兆老师带领下,参加老图书馆周边绿化工程作为毕业实习项目。我当时任林学系副书记,和学生们一起参加了绿化工程劳动。现在,8451毕业纪念石早成为校园一景。(可参考本人的美篇《随笔:毕业纪念树随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园林8451班“毕业纪念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后来增添的小路连接纪念石</p> <p class="ql-block">  那年园林楼竣工时,在新楼房正门右侧草坪中安置了一尊巨石,刻字“园林学院”,看署名是园林学院美术教师苏永平教授书写,极具风景园林专业特色。可以想象一下,若没有这尊巨石书法衬托点缀,园林楼也许不会如此神采飞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园林学院门口“园林学院”巨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园林楼远景</p> <p class="ql-block">  2006年10月,北农恰逢建校50周年华诞,动科系房山校友向母校捐赠了两座威武的石狮子,安放在学校大门两侧,我作为副院长主持了隆重的安放仪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人摄影:大门两侧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校友捐赠的石狮子做工精致,威武霸气,栩栩如生,日夜守护北农大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校友捐赠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大学校园的文化底蕴,经常以一种师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并传承。许多著名大学的校园,都有独特的园林景观或历史建筑物,蕴含着校史中独特的故事。许多年长经历者都可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例如北大校园里的未名湖和博雅塔,早已成为北大校园的象征。燕园中的埃德加*斯诺墓和塞万提斯雕像,描绘出北大历史中一抹绝无仅有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燕园的未名湖与博雅塔</p> <p class="ql-block">  燕园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作者)雕像</p> <p class="ql-block">北大西门的威武石狮子(网络)</p> <p class="ql-block">  清华园中的小荷塘,当年也因有朱自清先生曾在池塘边踱步思考,写下散文《荷塘月色》而流芳百世。朱自清先生早已驾鹤西行,《荷塘月色》却已写进中学课本,印在新一代年轻人的脑海中,访问清华园的文人雅士都要专门拜访那个小荷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华园中的小荷塘(网络)</p> <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北农荷塘艳丽</p> <p class="ql-block">  北农校园里的这些纪念石和雕塑,饱含了历届校友对母校的深深热爱之情,它们是校史的见证,向新入学的大学生和年轻老师们诉说着北农的沧桑历史和校园里曾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本人今年已到古稀之年,虽退休前遵命调离北农,但退休后仍在北农家属院居住。每当我在这些纪念石和雕塑前驻足,就会想起当年在北农任教的难忘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毕业生捐赠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北农校园之秋</p> <p class="ql-block">  古人都喜欢把历史刻在石碑上传给后人,就是因为石材可以抵御风雨的侵蚀,可以保证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可以想象一下,多年后,也许捐赠这些纪念石的学子们早已离开校园甚至离开这个世界,而这些纪念石和雕塑却还在为他们守护着美丽校园,诉说着学校悠久历史,那该多好!</p><p class="ql-block"> 那几届北农毕业生很幸福,能在校园纪念石上找到自己的姓名,向子孙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写于2025年9月22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北农西大门一景</p> <p class="ql-block">北农教学楼A座(网络)</p> <p class="ql-block">  <b>七绝 校园奇石</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久沐深山旷野风,</b></p><p class="ql-block"><b>雅园静伴琅琅声。</b></p><p class="ql-block"><b>早有一身书卷气,</b></p><p class="ql-block"><b>回眸故里已不同?</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2016年6月本人于都市庄园</b></p> <p class="ql-block">本人北农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本人北农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1. 照片主要是本人在校园里拍摄制作的,少量取自网络;</p><p class="ql-block">2. 我曾担任北农副院长十年,长期分管校友工作,曾负责校友毕业三十年返校和捐赠纪念石工作;</p><p class="ql-block"> 3. 背景音乐是我的歌声《再回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篇制作2025年9月22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农校园教学楼B座和“桃李苑”纪念石(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北农大草坪一景</p> <p class="ql-block">本人国画:桃李满天下</p> <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北农荷塘初秋</p> <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北农校园夕阳</p> <p class="ql-block">本人摄影:北农西北角一景</p> <p class="ql-block">本人国画:乡愁</p> <p class="ql-block">本人国画:白桦林</p> <p class="ql-block">本人国画:一苇渡江图</p> <p class="ql-block">本人国画:紫去东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