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既是新学期开学时第一天,也是正式落实撤并四五六年级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校门口围着一群人,他们是家长,是四五斤年级学生的家长。明知道孩子的班级撤并了,可他们不想孩子去别的学校……自己的学校就在家门口,就近入学,方便快捷,他们有太多的理由不想离开。可是,开学的号角已经吹响,看着别的小朋友陆陆续续去读书,孩子们只好无奈地去新的学校报名。</p><p class="ql-block"> 撤并学校里的四五六年级,保留一二三年级,这样去高留低,看似为民众着想,低年级的孩子就近就读。</p><p class="ql-block"> 却不知道家长的难处。一家几个孩子,大的走了,小的也会跟着走,家长接送孩子也只能就一边接,不可能两头跑。说是保留一二三年级,那些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三个年级,仅仅十几个孩子。空荡荡的教室,空荡荡的校园,一点学习氛围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更难的是家长们,每天接送孩子来回八趟,几乎没有时间干点别的。每天,不是在送孩子,就是在送孩子的路上。严重影响生计,想抽时间赚点钱补贴一下家用,只能是奢望。</p><p class="ql-block"> 看着一辆辆摩托车上载着一个个幼小的身躯,风里雨里来来回回的身影,不禁鼻子一酸,这样跑来跑去,谁受得了啊!</p><p class="ql-block"> 党和国家提出振兴乡村,让乡村更美丽。是的,路铺平了,拓宽了。路两边的灯排排站,夜里亮堂堂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目共睹。乡村兴旺了,越来越多漂泊他乡的游子纷纷回家建房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游子的根。</p><p class="ql-block"> 乡村本来人就少,可是有了家门口的学校,家长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安心工作。虽然收入没有大城市的高,但是,一家人在一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幼有所学,幼有所乐。既能照顾年老的父母,又能顾及孩子。在家里,没有高昂的房租费,住着自建的房子,收入少一点,也能过得其乐融融,安居乐业。撤并学校,风里雨里的学子哭了,风里雨里的家长累了。</p><p class="ql-block"> 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国之根本。可是,今天的麻雀学校,就因为不足百人,这一刀切的撤并,就让一座美丽的绿色校园濒临荒废,着实令人扼腕叹息——一栋两层的教学楼从建好到投入使用,仅仅四年;操场上铺好的塑胶跑道,才使用两年,崭新的塑料颗粒平平整整,映着浓浓的绿荫,清凉怡人。 置身其间,听着画眉鸟婉转的歌声, 令人心旷神怡。 四年前,心系桑梓的乡贤们出资改造的校园,红瓦飞檐,铁栏围墙,焕然一新……孩子们不舍得走,家长们更不忍心。</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这所乡村小学,是集全村人之力,大家咬着牙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出钱出力建起来的一所乡村完小。纯朴善良的乡亲深深地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声在一代又一代人心里扎根。送娃儿在这里读书,接受人生的启蒙教育。这里,留下多少人回忆啊!</p><p class="ql-block"> 而今,人去楼空,站在崭新的教学楼前,只有黯然伤神空惆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