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薛家洼

九阁

<p class="ql-block">  提到薛家洼,老马鞍山人脑海里会闪出“脏乱差”几个字。那时,这里存有非法小码头,还有几家散乱污企业,停靠着一些渔民作业船和住家船。到处是乱搭乱建,污水横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经是薛家洼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2019年,马鞍山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对长江东岸进行综合治理,逐步将薛家洼打造为城市生态客厅,央视《大美中国》栏目就曾展露过她秀美的靓影,成为市民运动、观光、休闲的好去处。如今的薛家洼已成为马鞍山的另一张名片,吸引着周边城市的市民前往打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月21日,抓住秋高气爽的时机,我们一群五零后老同学慕名前往。大家相约在采石矶景区北门处汇集,然后,朝滨江公园的方向前行。</p><p class="ql-block"> 天公作美,太阳好像知道我们当日秋游,躲在了云层里不愿露面,没有阳光的亲吻,舒适度极佳。秋风习习,穿行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花木的淡淡清香不时袭来,沁人心脾,十分惬意。</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边行走一边不时地把美景定格在手机中。 孙同学的两位闺蜜酷爱摄影,眼前的美景令她们欲罢不能,不停地用手机拍照,走走停停,落在了后面。为不让她俩掉队,我们放慢了脚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位正在绿荫道跑步的小伙子遇见我们停了下来说:你们是南京来的游客吧,建议你们去采石矶公园转转,那里流传着很多的民间故事。听我们说是本地人后他笑着道:那应该去薛家洼看看,那里变化很大,景色更加迷人。说完挥手道别,朝着采石矶景区方向跑去。</p><p class="ql-block"> 沿着江边小道北行,不一会儿,一个码头映入眼帘。走近方知,是采石矶游船码头,目前,游船开通的各项审批手续正在推进中。</p><p class="ql-block"> 沿江有些伸向江中的渡江台,每一个渡江台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秦始皇渡江台,相传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渡江南巡过采石;再如金乔觉渡江台,相传唐开元年间,古新罗国僧人金乔觉西渡来华,至小九华山见山势如坐佛,遂留此传播佛法数年。其后移至大九华山修成正果,世称地藏王菩萨。故民间流传“先有小九华,后有大九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每个渡江台上都游人如织,有的人还在渡江台上伴着音乐放声高歌,引得我们驻足围观。 江边小道傍,游览车轨道美化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能看得出来,有些地方的绿色植被刚种植不久。那些条块分明界线清晰的草皮透露出了这个秘密。望着伸向绿色深处的轨道,我觉得游览车开通时,欢笑声也一定会随之飞向那里。</p><p class="ql-block"> 江豚站的江堤傍,一群仿真的不锈钢江豚雕塑竖在那里,那无忧无虑嬉戏的模样,令人仿佛能听到它们的嬉闹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近晌午,我们来到了一个观光台,准备在这里小憩野餐。先到观光台的游客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友好地笑着离开,把座位让给了我们。我们连声道谢。此时,我们感到有点疲惫,正好在此一边休息,一边补充能量。午餐虽说自备,但还是挺丰盛的,除瓜果外,有人带的卤鸭、皮蛋,有人带的大饼、面包,还有人带来了白酒、黄瓜和花生米,大家一边吃着,一边唠着。商议着下午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生态湿地的杨树林很有特色。北接薛家洼生态游园,南连滨江公园,西临长江,由水系、芦苇、杨树林和江滩地组成,是一片原生态湿地。行走在高高的杨树下,有走在北方杨树林旁之感,觉得它是那么的高大、雄伟,更觉得市里保留这里的野花、野草、野趣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在生态园里游玩,除了影子什么也不能留下;除了记忆什么也不能带走。中午,在观光台野餐,临走时所有的垃圾用塑料袋带走,并把其他游人丢下的废纸、苹果皮也全部捡净带走。保护湿地的生态,不能只是喊在嘴上的口号,更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p> <p class="ql-block">  渐渐地有同学体力不支,没走几步便想找地方休息。整个整治区域沿江总长23公里,纵深约1~2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为“一轴、五区”。对我们这群古稀之年的老年人而言,今天逛完整个生态园非常不现实。</p><p class="ql-block"> 有人通过手机查找发现,此段公路公交车仅有101路,且间隔时间长。眼下有辆驶往薛家洼的班车十分钟后达站。知晓后我们快速奔向车站,赶上了驶向薛家洼的班车。尽管此处离薛家洼仅一站之隔,但坐公交车前往,恢复一下体力岂不是两全其美。</p><p class="ql-block"> 下车尚未过马路,薛家洼生态园几个大字就映入眼帘。我们欢呼着奔了过去,拍照留念,忙得不亦乐乎。不远处,一棵大树下,一群园艺师傅们正在用花拼摆图案,看来是为即将到来的“两节”作准备。站在观光台朝江面望去,远处,水天一色,烟波浩渺。近处,芦苇摇曳,翠鸟弹水。好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我们不禁为之陶醉。</p> <p class="ql-block">  再往北行,我们觉得体力难支,决定止步薛家洼之旅。走进薛家洼,了解薛家洼,感受薛家洼的变化,能增加幸福感。如果过度劳累,反而无益于身心健康。难怪有人说,留点遗憾有时也是一种美,它能让我们惦记薛家洼,令我们再次来此游玩。</p><p class="ql-block"> 人虽不再前往,乘车观光薛家洼的外景也是一种选择,它能弥补此行中的不足。公交车顺着沿江大道北行,我们睁大眼睛朝外张望,心里又在盘算着何时再来薛家洼探秘。</p><p class="ql-block"> 图片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