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月的济南,秋意正浓,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艳丽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前往历下区龙鼎实验学校的取经之路。此行,是为了探寻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更是为了将先进经验带回校园,点燃更多孩子动手实践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由燕山小学教育集团主办,汇聚了山东省各地的劳动教育骨干教师。作为全国教学改革实验校和自治区“五育并举”试点校,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参观,而是一场关于课程重构、育人方式变革的思想碰撞。我们带着问题来,也期待带着答案归——如何让劳动课不只是“动动手”,而是真正融入学生的成长血脉。</p> 济南龙鼎实验学校简介 <p class="ql-block"> 龙鼎实验学校,2022年启用,却已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教育格局。他们以“龙行至盛,鼎立求新”为校训,把“成就每个学生出彩人生”作为育人目标。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哲学。走在校园里,能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那是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也是对创新精神的坚守。</p> 参观校园文化特色“鼎”文化 <p class="ql-block"> 学校的智慧设施让人眼前一亮。沉浸式图书馆、艺术馆、功能教室一应俱全,空间设计充满未来感。最打动我的是那栋教学楼外墙上的一幅幅学生照片和标语,还有顶部那个醒目的“鼎”字标识。它不只是装饰,更像是在宣告:每一个孩子,都是这座“鼎”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p> <p class="ql-block"> 在一组活动照片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在音乐节上放声歌唱,在运动会上奋力奔跑,在手工展前骄傲地介绍作品。那些笑容如此真实,如此灿烂。原来,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自信、收获快乐吗?这些画面让我明白,教育最美的模样,就是看见孩子眼里的光。</p> <p class="ql-block"> 老师在走廊轻声交流,学生在教室专注学习,在工作坊戴着手套认真制作。没有宏大的场面,却处处透着温度。尤其是那节手工课上,老师俯身指导学生操作的瞬间,让我想起我们自己的课堂——也许我们缺的不是设备,而是那份把每一节劳动课都当作育人契机的用心。</p> 参观校史馆 <p class="ql-block"> 走进校史馆,时间的脉络徐徐展开。国际交流的足迹、德育课程的体系、学生成长的印记,都被精心陈列。最触动我的是一张校长与学生合影的照片,孩子们整齐地坐在她身旁,笑容纯真。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什么叫“教育是陪伴”。真正的教育者,从不站在高处发号施令,而是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p> 观摩劳动教育案例《小小水果茶艺师》 <p class="ql-block"> 当“小小水果茶艺师”的课题出现在投影上时,我屏住了呼吸,学生们穿着橙色围裙,认真听讲,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期待。这不是简单的泡茶课,而是一场融合了科学、美学、生活技能的综合实践。从选果、切配到调制、命名,每一个环节都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专注地搅拌果茶,有人小心翼翼地切水果,有人在一旁观察记录。教室墙上贴着“做果茶”的流程图,空气中仿佛飘着淡淡的果香。这一幕让我久久驻足——原来劳动可以如此优雅,如此富有诗意。它不再是“干活”,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p> 观看劳动教育情景剧《悯农》 <p class="ql-block"> 情景剧《悯农》的演出更是震撼人心。舞台上,孩子们穿着传统服饰,用舞蹈与戏剧演绎“粒粒皆辛苦”的深意。背景的太阳、灯笼、古代建筑,将农耕文化的厚重感娓娓道来。那一刻,我看到的不只是表演,而是一颗颗被唤醒的感恩之心。劳动教育,原来还能如此深情地连接历史与当下。</p> 高红燕校长做劳动课程体系汇报 <p class="ql-block"> 高红燕校长的汇报如一场及时雨。她系统梳理了学校的劳动课程体系,从目标设定到实施路径,从评价机制到资源整合,条理清晰,落地有声。汇报中,她特别提及劳动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例如将数学测量融入校园农田规划、用语文写作记录劳动感悟,打破了“劳动课=体力活”的传统认知;同时分享了家校社协同的创新做法,通过联合社区农场建立实践基地、让劳动教育从校园延伸到生活场景,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什么是好的劳动教育?在龙鼎实验学校,我找到了答案——它是智慧的,是温暖的,是美的,更是有根的。它不割裂知识与生活,不轻视体力与创造,更不忘育人初心。这一次取经之旅,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课程视野,更坚定了我们走系统化、特色化、高品质化劳动教育之路的决心。回到城关三小,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复制,而是点燃——让劳动的火种,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平罗县城关第三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2日</p><p class="ql-block"> 撰稿:苏勤学 审核:杨艳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