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在大山深处最后的匈奴部落•南溪古寨

文华胡同

<p class="ql-block">2025.09.22-我们从北京自驾到达南溪古寨,这里距离北京1285公里。安徽池州市东至县的南溪古寨(又称金家村)以金姓为主,2004年人口普查确认该村寨存在,目前约780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据族谱记载,该村寨的祖先为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金日磾于汉武帝时期归顺汉朝,成为重要官员,其家族在唐朝末年迁徙至安徽东至县。 ‌</p> <p class="ql-block">寨前小桥旁 国家保护三级老樟树</p> <p class="ql-block">南溪古寨落位于深山峡谷中,仅有一条山路通往外界。</p> <p class="ql-block">南溪古寨,又叫金家村,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乡的深山峡谷中,总面积2.15平方公里。村后有九条山脉俯冲而下,蜿蜒到村口,盘成三个圆丘,形似九龙戏三珠。此地的村民多为匈奴人的后裔,因此南溪古寨被称为“大山深处最后的匈奴部落”。</p> <p class="ql-block">房子外墙上端的小方孔,均为箭窗,专为射箭而设置……</p> <p class="ql-block">南溪古寨内房屋以徽式建筑为主,有元代建筑的房屋一幢,明代建成的一座大成祠和两座小祠堂,村口有三座古桥,被村民称作“进村三把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至德县政府和至德县城中学曾一度迁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村口墙上绘制着南溪古寨始祖金日磾至61代的家普序列。</p> <p class="ql-block">唐朝末年,金氏祖先金侨公为避黄巢战乱,从徽州黄灯迁到此地开发定居,至今有1127年,传世六十多代。</p> <p class="ql-block">2004年10月,南溪古寨才通乡级公路,更为重要的是受其所处的特殊地形的影响,长期保持着相对封闭的与世隔绝状态,能够在完好地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状态,至2006年经专家考证后发现。</p> <p class="ql-block">巷弄内全是曲径通幽的石板小道,房屋依山而建,成梯形走向,绕着小溪有序地排列着,溪水就从房檐屋脚下流淌。</p> <p class="ql-block">2013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专家前往南溪古寨对这些匈奴后裔抽取DNA进行检测,村民基因与中亚游牧民族(如匈奴)存在关联。 ‌南溪古寨匈奴之谜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安徽深山发现最后一支匈奴部落,隐居1100年,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南溪古寨(又名金家村)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乡,村民祖先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金日磾于公元前121年归顺汉朝,被汉武帝赐姓“金”,其家族在汉朝世代为官。</p> <p class="ql-block">村民外貌与周边汉族居民差异明显,表现为深褐色眼睛、高鼻梁、大耳廓和浓密胡须,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特征。</p> <p class="ql-block">唐朝末年(约公元9世纪),金氏后裔为避战乱,从徽州迁徙至南溪古寨定居。</p> <p class="ql-block">村中百姓大部分姓金,均称为匈奴后裔。村民具有中亚游牧民族特征,如深褐色眼睛、高鼻梁等。族规‌:禁止同姓通婚,这一传统延续千年。</p> <p class="ql-block">九十岁的老汉身板很是硬朗</p> <p class="ql-block">明清徽派建筑群与匈奴文化交融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金氏大祠堂</p><p class="ql-block"> 寨中保留明代建筑的一座大成祠和两座小祠堂保存完好。祠堂门楣较高,山墙耸立,天井庭院较宽,两旁有花鸟麒麟浮图座厢,后厅是祖宗牌位,内悬“南溪鲲化”等匾额。(当天祠堂未开门听村中老乡介绍)</p> <p class="ql-block">大祠堂</p> <p class="ql-block">大祠堂墙上的主席语录</p> <p class="ql-block">南溪古寨小祠堂</p> <p class="ql-block">村民多为匈奴休屠王后裔,族谱记载祖先为西汉归汉的匈奴王室金日磾,唐代为避战乱迁居至此,已延续67代。‌‌</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原来是“知青故居”,但随着房东的孩子们长大,房子不够用了,房东就把老房拆了盖起来新房。但在寨中介绍仍称这里是知青故居……</p> <p class="ql-block">群山环抱的寨子</p> <p class="ql-block">村内保留匈奴军事防御建筑(元代箭楼)</p> <p class="ql-block">在南溪寨我们还可以看到建于元代的一幢碉楼,依然保留着匈奴民族的烙印。匈奴人勇猛剽悍,骁勇善战,除了迁徙、作战住在帐篷里,一般都住碉楼,以便御敌。这幢碉楼墙壁之间的夹角只有60度,如利剑的锋刃直刺蓝天。墙身结实,门窗窄小,柱眼里似乎随时都有利箭射出。代箭楼前,原是寨中通往外界的唯一进寨通道。</p> <p class="ql-block">思乡听</p> <p class="ql-block">祭神坛</p> <p class="ql-block">骑马喝酒潇洒长大 </p><p class="ql-block">想做一回草原的儿女</p><p class="ql-block">没有更新的日子里,去南溪撒了个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