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与人文情怀 ‍——《东岚有约》第7期访谈录 ‍念孝明

岚源文化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此谓之医道”。作为医者,需心怀天下百姓,悲天悯人,治疗病痛。在中国古代就强调医学必须关注人本身,要求医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广的博爱胸襟和精湛的医术修行。</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7日上午,福建省东岚经济发展促进会在福州升龙环球国际中心(ICC)推出《东岚有约》第7期访谈。本期访谈,围绕“医者仁心与人文情怀”这一话题进行研讨。</p> <p class="ql-block">  这期《东岚有约》访谈特邀11位东岚促进会健康专委会主要成员参加,他们是:吴钢,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现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副院长;林海,900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道光,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杨际芳,福建省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林在生,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处长;高勇,福州市鼓楼区卫健局原局长;任海林,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林晓宇,福建省级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林而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黄成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林桓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span>州市第二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东岚促进会负责人到场,《岚源文化》调研项目成员也应邀参加。</p> <p class="ql-block">  专家们访谈中认为,作为一名医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处处为病人着想,不仅需要广泛深入探究医学原理,“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而且还需具有一颗慈悲同情之心,具备普救众生之仁爱情怀。“若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避忌艰难困苦,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方能称之为大医。解人之痛,暖人之心,人没有高贵低贱之分,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平等待之,不卑不亢。“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全身心地为病人着想。</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医学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德行建设一直被医学家所注重。医者仁心更是中国国医的的宝贵传统。先人重德,也常用剑胆琴心、悬壶济世来赞美医师。医者,担负着“上以疗君亲之族,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之重任,“上以治民,下以治身”,运用护诊技术和同情关怀之心治疗疾病,照顾病患,治愈受损的身体机能,抚平人们受伤的心灵,“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古往今来,无数的大医践行悬壶济世的理想。作为医者,肩负神圣职责,患者以健康、性命相托,医者应诚惶诚恐,如履薄冰。</p> <p class="ql-block">  东岚促进会健康专委会将秉承“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的传统,进一步弘扬医者的人文情怀,打造健康东岚的服务平台。健康专委会主任吴钢教授认为,东岚促进会健康专委会成立以来,在以下几方面取得共识和进展:</p> <p class="ql-block">  <b>强化思想引领,汇聚奋进力量。</b>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这一战略被进一步强化,凸显了健康优先的发展导向。在此背景下,岚籍医务人员深入学习全会精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共同开创卫生健康事业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b>弘扬人文精神,坚守医者初心。</b>广大岚籍医务工作者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把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务工作的核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卫生健康事业紧密结合,为提升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增强医患沟通、互信,构建和谐关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  <b>守护乡亲健康,关注百姓福祉。</b>在医学的广阔天地里,技术与人文关怀如同生命的双翼,相辅相成,共同托起健康的希望。作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岚籍医者,不仅追求运用尖端医疗技术驱除病痛,更致力于将人文关怀的温暖融入治疗的全过程,以期在病痛阴霾下守护每一颗心灵。医学中的人文精神自古有之,与技术相辅相成,希波克拉底和《黄帝内经》均凸显出语言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医学,这一与人类生命紧密相连的学科,其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人文精神的印记。从古时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到现代的医学伦理规范,人文关怀一直是医者不可或缺的内在品质,也是东岚促进会健康专委会大力提倡的核心理念。</p> <p class="ql-block">  为了体现健康专委会的人文情怀,专家们建议,在东岚文化丛书《品读平潭》中增加与健康有关的篇章与内容,组织发动岚籍医疗专家积极撰稿,撰写有关健康医疗养生方面的文章;提议筹划出版《东岚健康》或《岚医风采》文集,作为东岚文化丛书系列,拟分成健康生活、专家访谈、科普视界、医生手记等10个条目;继续开展回岚义诊活动;继续做好岚籍医疗专家健康科普和名医访谈推介工作;待条件成熟,适时举办东岚健康论坛和专家座谈研讨会;建立岚籍医疗健康专家库和咨询导诊平台等。上述举措要主题明确、形式多样、注重民生、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p> <p class="ql-block">  东岚促进会负责人表示,平潭在榕乡亲联谊活动历史悠久,自曾焕乾老前辈开创“平潭旅外同学奔涛学术研究会”至今,已有80年历程。东岚促进会第六届理事会赓续传统,继往开来。健康专委会各位专家在百忙中,拨冗为平潭乡亲提供健康医疗服务,无私奉献,积德行善,义薄云天,其情可嘉!今后,东岚促进会健康专委会将一如既往,为平潭乡亲、为会员多做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好事!</p> <p class="ql-block">  特别声明:本期推送的文章所使用或引用的个别网络下载的图片和历史资料,谨郑重向各位图片摄影者和文史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文章撰写中如有不妥之处,也敬请大家见谅。欢迎大家发言、关注、收藏、转发。欢迎乡亲乡贤及“东岚人”投稿,稿件内容包括word文本+相关图片视频,或已编辑好的美文。联系电话:19959370359。</p><p class="ql-block"> 作 者:念孝明/文</p><p class="ql-block"> 编 辑:念 龙 林清怡</p><p class="ql-block"> 审 核:郭祖兴 念保信 </p><p class="ql-block"> 监 制:郭祖兴 冯秉瑞 杨际岚</p><p class="ql-block"> 【岚源文化】第59期第1篇,共286篇</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