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月之节为秋分,秋为阴中,阴阳适中,故昼夜长短亦均焉。<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孝经纬》</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 2025年秋分时间:9月23日2点19分04秒,农历八月初二,星期二。</b></p><p class="ql-block">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 9 月 22~23 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分”为“半”之意,“秋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太阳在这时到达黄经 180°,一天 24h 昼夜均分,各 12h;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 90d 之中,平分了秋季。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p><p class="ql-block"> 秋分时节凉风萧瑟,人易出现悲忧情绪,故应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安宁,以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身心的影响。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饮食上宜多食有润肺生津、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梨、藕、百合、山药等;多进行“食玉泉”、登山等运动以祛病健体。</p> 秋分之日昼夜时间均等,秋分之后昼渐短,夜渐长。《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br><br><b><u><font color="#ed2308">早晚须添衣</font></u></b><br>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时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应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因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适时添加衣服。对于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来说,秋分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除了应适时增添衣服外,夜晚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被子。 <b><u><font color="#ed2308">卧时宜头朝西</font></u></b><br> 秋分时仍应遵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养生原则。睡觉时头宜朝西。早在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记载:“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春夏属阳,卧时宜头朝东;秋冬属阴,卧时宜头朝西,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睡觉时宜侧身屈膝而卧,可使精气不散。长寿老人一般睡眠时都呈侧卧,而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正符合古人所言的“卧如弓”。对于正常人来说,正确的睡眠姿势为一手曲肘放在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放松。这样脊柱自然形成弓形,四肢容易自由变动,且全身肌肉可得到充分放松,胸部受压最小,而且不容易打鼾。但对于患有心脏病、脑血栓、胃溃疡、肺气肿等疾病的人来说,睡觉时不宜采用此姿势。 <b><u><font color="#ed2308">饮食养生</font></u></b><br> 秋分时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故人在此时易出现皮肤和口唇干裂,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咳嗽少痰等症状。在饮食上除了要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外,还应多食有润肺生津、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梨、藕、百合、荸荠、甘蔗、柿子、银耳、蜂蜜等。其中百合因味微苦,性平,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故特别适合在此节气食用。但因其性偏凉,故胃肠功能差的人应少吃。此外,此时节还宜常食山药。山药性平,味甘,有固肾益精、健脾益胃、润肺止咳、止泻化痰的功效,可治疗肾虚遗精、脾虚泄泻、肺虚咳嗽等症。此外,山药还具有阴阳兼补、不燥不腻的温补特点,故特别适合在秋分时食用。 <b><u><font color="#ed2308">生果不可过食</font></u></b><br> 一方面,所有的水果吃多了都有副作用,比如石榴多食则损肺伤齿,秋梨寒中,苹果、鲜枣易胀气。另一方面,水果多生冷而湿,就算不是寒凉之性的水果,就算是补脾胃气血的水果,吃多了一样会对脾胃的消化造成不小的负担。尤其对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小儿,容易秋泻,故给小儿吃水果一定要适量而谨慎。<br><b><u><font color="#ed2308">秋蟹虽肥,但尚不宜食</font></u></b><br> 《遵生八笺》谓螃蟹“霜降后方可食”。为什么呢?一方面,霜降前的螃蟹寄生虫比较多。另一方面,在非人工养殖的古代,霜降后的螃蟹反而没霜降前那么多,那为什么反而要在螃蟹少的时候才吃它呢?这就体现了古人的饮食有节。很多蟹都躲起来过冬了,部分在外面的蟹很肥,不好意思,我要吃了。这也是尽可能的对生灵生态的尊重,不会破坏性地去消费。 <b><u><font color="#ed2308">登高望远益身心</font></u></b><br> 秋分时秋高气爽,很适合登山运动。登山益于身心健康,可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经常登山可以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静脉曲张、骨质疏松及肌肉萎缩等疾病,而且能有效刺激下肢的经脉及脚底穴位,使经络通畅。在登山过程中,人的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通气量、肺活量明显增加,内脏器官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可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山林地带空气清新,大气中的浮尘与污染物比平地少,而且负氧离子含量高,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b><u><font color="#ed2308">祛病延年“食玉泉”</font></u></b><br> 我国古人将唾液称之为“甘露”“玉泉”“金津玉液”“天河水”等,认为其具有重要的养生价值。中医学认为,唾液有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的功效。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认为:“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食玉泉”法传说为西汉道人蒯京所创,具体做法是:清晨起床后,起身端坐,或仰卧,或站立,先凝神屏息片刻,轻轻吐气三口,再闭气咬牙,口内如含食物,用两腮和舌做漱口动作 30 次,漱口时口内将生唾液,待唾液满口时,用意念分 3 次将唾液送入丹田。如此 3 次,称为三度九咽,名为“食玉泉”。初练时可能唾液不多,久练后便会自增。每天早晚各练 1 次。长期练习可使面部润泽、精力充沛、体格健壮。<br><b><u><font color="#ed2308">情志养生</font></u></b><br> 秋分时自然界一派萧条景象,人易触景生情而出现悲忧的情绪,应力争使自己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保持乐观情绪,收神敛气,使内心安宁,可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身心的影响。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中医皮肤养生</u></b></p><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有"贴秋膘"说法。不过现代都市年轻男女,大多数人一提起"膘",难免退避三舍,听而变色。</p><p class="ql-block"> 拒绝秋膘,秋冬以后要温度更要风度!<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皮肤科</span>拥有全国最新的聚焦射频技术,同时联合穴位埋线、针灸、拔罐、艾灸、扶阳包等中医特色疗法,令人“秋膘”不再,健康相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专家介绍】</b></p> <p class="ql-block"> 孙燕,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青海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委员、青海省激光美容分会副主委、青海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委员。从事皮肤性病20年。皮肤外科专业,擅长皮肤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及瘢痕、色素痣及腋臭微创等手术治疗。擅长银屑病、荨麻疹、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痤疮、黄褐斑等皮肤病的治疗。</p><p class="ql-block"> 咨询电话:0971-7524232</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u>欢迎大家前来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皮肤科咨询!</u></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