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先开笔·灵性启从今‍‍ ‍合江县月亮街小学校2025级开笔礼仪式

寂寞在飞翔

<p class="ql-block">雨过天晴的的午后阳光洒在合江县荔枝文化广场上,红色的传统服饰如同燃烧的火焰,在现代楼宇之间铺展开来。</p><p class="ql-block"> 9日19日下午三点,为弘扬传统文化,发扬爱国精神。由月亮街小学校和知远文化举办的大型“开笔礼”仪式活动在荔枝文化广场隆重拉开序幕。我们2025级的孩子们整齐列队,像一排排初升的朝霞,映照着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那一刻,心跳随着鼓点轻轻颤动——今天,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执笔的庄严时刻。</p> <p class="ql-block">几位老师牵着小朋友的手,在广场前轻声交谈。她们穿着素雅的白色汉服,衣袂飘然,仿佛从古画中走来。一个小女孩仰头笑着,眼睛亮得像星子,她指着前方那面写着“启智门”的红幅,奶声奶气地问:“老师,进去以后,我就真的会写字了吗?”大人们都笑了,笑声里藏着温柔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视频很精彩,横屏最清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视频很精彩,横屏最清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视频很精彩,横屏最清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集</p> <p class="ql-block">校长妈妈蹲下身,细心为小男孩整理衣领。他的小手有点紧张地缩在袖子里。她一边抚平他衣角的褶皱,一边轻声说:“别怕,今天你写的第一个字,将来会长成一棵树,开出满枝的花。”孩子点点头,眼神忽然认真起来,像一颗刚被点亮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巨大的红色背景前,金光闪闪的汉字“文豪先开笔·灵性启从今”高悬头顶。大人们穿着庄重的红白汉服,静静守护在我们身后。那一刻,我不再只是个孩子,而是一个即将接过千年文脉的传承者。风拂过衣袖,仿佛有无数先贤在耳边低语:“提笔即是承诺。”</p> <p class="ql-block">竹制的矮桌一排排摆开,像古时的学堂。我们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屏息凝神。老师们站在四周,目光温和却坚定。桌上摆着砚台、毛笔、宣纸,还有几篮新鲜的苹果和梨——那是“平”与“利”的谐音祝福。我盯着空白的纸,心里默念:第一个字,我要写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队列整齐划一,红衣如潮水般涌动。孩子们脸上带着稚气的笑容,有的偷偷挥手,有的紧张地抿嘴。可当鼓声响起,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像一群即将破壳而出的小鹤,敛翼待飞。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灵魂的唤醒。</p> <p class="ql-block">红与白交织成一片祥和的海洋。孩子们穿着白衫红裙,像初绽的芙蓉;大人们一身红袍,如守护文化的火焰。我们在树影斑驳的广场上站定,远处高楼林立,近处古意盎然。传统与现代在此刻握手言和,而我们,正是那连接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一群小伙伴站在一起,笑容灿烂。有人比出“V”字手势,有人偷偷对镜头眨眼。可当主持人宣布“开笔礼正式开始”,所有的调皮都收了起来。我们挺直脊背,像一棵棵正在拔节的小竹。</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服饰在后方形成坚实的依靠,白色的童影站在前方,如晨光初照。我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像一群刚学会鸣叫的小鸟。可当那支毛笔递到手中,喧闹戛然而止。笔尖未落,心已沉静。</p> <p class="ql-block">我们排成整齐的队列,身穿红白汉服,缓缓步入仪式场地。树木静立,楼宇沉默,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我们屏息。这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次生命的启程。每一个脚步,都踏在文化的根脉之上。</p> <p class="ql-block">台阶前,绿植环绕,我们穿着统一的服饰站成一排。孩子们有的低头看鞋尖,有的抬头望天。可当钟声敲响,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前方的“启智门”上。那扇门不大,却像通往智慧世界的入口,等着我们亲手推开。</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穿着白衫红裙,神情肃穆。他们不再是平日里打闹嬉戏的模样,而像一群即将出征的小书生。仪式尚未开始,可那份庄重,早已写在每一张小脸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成一排,有人笑着比出胜利的手势,有人紧张得手心冒汗。一位老师正用手机记录这一刻,她说:“你们不知道,多年以后回看这张照片,会有多感动。”我想,我一定会记得——这支笔的重量,和它带来的光。</p> <p class="ql-block">队伍肃立,红衣如血,映衬着背后的绿树与楼宇。没有人说话,连风都放轻了脚步。这是一种无声的庄严,一种对文化的敬畏。我们不是在模仿古人,而是在回应历史的召唤。</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在城市街头,红白相间的衣袂随风轻扬。高楼在侧,车流不息,可我们的步伐坚定而整齐。路人驻足观看,有人举起手机,有人轻声赞叹。这一刻,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动在街巷间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供奉台,香火袅袅,果品陈列。左侧的女性手持红绸,像是在祈愿。我走过时,闻到一丝檀香,混着青草的气息。启智门前,一位老教师轻声念诵祝词,声音不高,却穿透了整个广场。</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老师从盆里舀出纯静水,分别排队给孩子静手,静心……寓意洗去蒙昧,开启智慧。</p> <p class="ql-block">人们围在桌旁,动作协调,像是演练过千百遍。桌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象征“六艺”的小物件。一位老师轻声讲解:“礼、乐、射、御、书、数,皆是做人的根基。”我们静静听着,仿佛听见了千年前学堂的琅琅书声。</p> <p class="ql-block">校领导带领我们穿过“启智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启智门”下,红门金字,气势庄严。一个孩子正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人”字,一撇一捺,简单却有力。旁边果篮丰盈,寓意“硕果累累”。我看着那支笔,忽然明白:写字,就是写自己。</p> <p class="ql-block">红拱门上写着“启智门”,金光熠熠。地上摆着苹果、梨子,象征“平安顺利”。我们穿着白衫蓝带,静静等候。风吹起衣角,也吹动了心底那根名叫“梦想”的弦。</p> <p class="ql-block">我们排着队,准备穿过“启智门”。孩子穿红带,大人系蓝带,像是传承的纽带。门下,有人轻声诵读《弟子规》,声音清脆,如泉水叮咚。</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师微笑着,手搭在孩子肩上。孩子伸手触摸面前的吉祥物品——“正衣冠,明心志”。鲜艳色彩映出张张笑脸。</p> <p class="ql-block">小女孩蹲在篮前,指尖轻触红枣与桂圆。她没说话,可眼神里全是好奇与敬畏。那篮子里装的,不只是果品,更是千年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小组也在进行仪式。孩子伸手触碰桌上的算盘、书卷、毛笔,每一样都代表一种智慧。旁边老师轻声说:“今天你摸过的,将来都会懂。”</p> <p class="ql-block">“启智门”与“读书明礼”并列高悬,红门如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地上果香四溢,画架林立,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这场启蒙礼喝彩。</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4个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有序步入典礼现场。</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望去,门楼巍然,“启智门”三字熠熠生辉。成百上千的红白身影汇聚成河,流向那扇通往智慧的大门。现代高楼在后,传统仪式在前,我们站在中间,承接过去,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排成长队,缓缓穿过“启智门”。那一刻,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门那边是懵懂孩童,门这边,是即将执笔书写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全体教师着汉服,扶手端庄移步到孔子像前,带领着全体学生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拜礼,在一鞠一躬之间缅怀万世师表,在一俯一仰之间传承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面对孔子像行拜礼,并向孔子献爵,寓意泰民安、五谷丰登,酿以美酒盛于爵中,祭奠圣贤。</p> <p class="ql-block">家长代表上台宣读拜师贴,感谢老师授孩正业、解孩困惑,明做人之道。</p> <p class="ql-block">学生代表向老师献束脩六礼:芹菜——寓意“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寓意“苦心教育、苦心读书”;红豆——寓意“鸿运高照”;枣子——寓意“早早高中、状元及第”;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则用以表达弟子对先生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学生代表上台俯首向老师敬茶感谢老师教诲之恩</p> <p class="ql-block">老师代表宣告家长,将从本心怀之以爱,悉心施教,培孩以智。</p> <p class="ql-block">老师叮嘱孩子们能够对学业存有热爱、责任、甚至敬畏之情,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传承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知礼守节的优秀人才。</p> <p class="ql-block">“朱砂启痣”又称“开天眼”。“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随着古乐声的响起,校长及老师们端起朱砂,手执毛笔,在学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为学子们祝福。</p> <p class="ql-block">学习先学人,校领导遒劲挥墨,为孩子们示范写下“人”字,孩子们抿着嘴,认真地观察这一撇一捺,要相互支撑,还握不稳毛笔的小手认真地书写起 “人”字,它意味着孩子的做人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从写下这个还不太漂亮的“人”字开始,就揭开了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月亮街小学校别样的“开笔礼”,一年级学子接受着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洗礼”后,践行尊师之礼、为人之礼、形象之礼,从小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一场典礼,一次启蒙,一生的“奠基”。“开笔礼”仪式,用满满的仪式感为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尊师崇礼的启蒙教育,激励孩子们勤奋学习,同时也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