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的美篇

行者

<h3>——01、</h3></br><h3>清晨醒来,身体没有哪里不舒服,窗外有光,枕边有温度。这就是够了。</h3></br><h3>我们总在追逐很多东西,却忘了最珍贵的,早已握在手中。呼吸顺畅,四肢灵活,心口没有巨石压着——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才是生活真正的赏赐。</h3></br><h3>别等到身体发出警报,才想起它的好。它默默承载了你所有的情绪、所有的奔波。对它温柔一点,就是对生命最大的敬意。</h3></br> <h3>——02、</h3></br><h3>健康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是每一天具体而微的感受。</h3></br><h3>是走路时轻快的步伐,是吃饭时香甜的胃口,是躺下时三分钟内袭来的睡意。这些细微的信号,比任何财富报表都真实地反映着你的生活品质。</h3></br><h3>你的身体,是你居住最久的房子。别让它漏雨,别让它墙皮剥落。时常修缮,日日清扫,住在里面,才会觉得安稳、舒适。</h3></br> <h3>——03、</h3></br><h3>人生确实没有大事,除了生死。</h3></br><h3>但生死之间,填充的正是这些琐碎日常:一口温热的饭,一场深沉的睡眠,一个无病无痛的午后。你把每一天过舒服了,就是把一生过值了。</h3></br><h3>焦虑和烦恼,像鞋里的沙。你可以选择忍着痛走到终点,也可以坐下来,倒干净再出发。很多时候,不是路太远,是你忘了照顾好自己这双“脚”。</h3></br> <h3>——04、</h3></br><h3>走过半生会发现,真正的成熟,是开始给生活做减法。</h3></br><h3>减掉不必要的应酬,减掉耗费心力的人际关系,减掉对名利的过度执着。把腾出来的时间、空间,统统留给自己的身心。</h3></br><h3>身体舒服了,心才会安静下来。心安静了,你才能听见鸟叫,闻见花香,感受到那些一直被忽略的美好。这不是躺平,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活法。</h3></br> <h3>——05、</h3></br><h3>百事从心起,但心可以转境。</h3></br><h3>遇到烦心事,别急着往里钻。站起来,倒杯温水,慢慢喝下去。看看窗外的树,或者专心擦一擦桌子。让动作慢下来,心就会跟着定下来。</h3></br><h3>智慧不是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懂得,哪些问题根本不值得解决。把精力留给那些能让嘴角上扬的事,比如一朵刚开的云,一句孩子的童言。</h3></br> ——06、<h3>说到底,人生到最后,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停得晚。</h3></br><h3>那些能优雅老去的人,都早早明白了一个道理:养护身心,是一生最值得的投资。这笔投资,不需要本金,只需要你愿意把注意力,从远方拉回到自身。</h3></br><h3>千好万好,不如“我感觉很好”。这种好,不依赖外界评价,不攀比他人拥有,是一种从内而外、实实在在的舒坦。</h3></br> <h3>——07、</h3></br><h3>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这场人生,你就赢了一大半。</h3></br><h3>这不是鸡汤,这是最朴素的真理。身体是船,情绪是帆。船坚固,帆平整,哪怕航行在风雨里,也能稳稳地向前。其余的,风会来,方向也会自然显现。</h3></br><h3>生活是自己的,别让外界的喧嚣,定义你内心的晴雨。怎么舒服怎么来,前提是,这种舒服,能让明天的你感谢今天的自己。</h3></br> <h3>——08、</h3></br><h3>健康不是全部,但它是那个“1”。有了它,后面的“0”才有意义。</h3></br><h3>运动不必是痛苦的坚持,可以是饭后十分钟的散步,是听着音乐随意的伸展。珍惜健康,不是把自己当成易碎品,而是像对待一位老友,常联系,常关心,别冷落了它。</h3></br><h3>身体倍儿棒,心情美美哒——这听起来简单,却是生活最高的境界。它意味着你对当下有知足,对未来无恐惧。</h3></br> <h3>——09、</h3></br><h3>一辈子不长,别用它来较劲。</h3></br><h3>和身体较劲,病痛会找来;和心情较劲,皱纹会找来。千有万有,不如有一副能吃能睡、能哭能笑的好身心。这是你闯荡世界最硬的底气。</h3></br><h3>照顾好自己,不是自私。一个身心愉悦的人,散发出的平和气场,能温暖一个家,甚至影响一个角落。你好了,世界就好了一小块。</h3></br> <h3>——10、</h3></br><h3>人活一世,所求的终极,不过是“身心安顿”四个字。</h3></br><h3>想要活得舒服,就要懂得取舍。取那些滋养你的,舍那些消耗你的。凡事往简单处想,生活往踏实处过。</h3></br><h3>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这个道理,越早明白,越早受益。照顾好自己的健康,是人生最大的清醒,也是最深的慈悲——对自己这一场生命,最好的交代。</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NUsA3w_Y4www0GpZ4Kpm6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