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秋的九月,我们一行四人来到济南历下区龙洞景区,将车停在龙洞小停车场,开启了一场龙洞徒步环线之旅:从龙洞入口进,走龙洞林木绿道,先后到观景台……一线天……藏龙涧(走一小段)……天坑……黑峪大饭店……再转入藏龙涧(走一大段)……一线天,然后按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三百多年的皂荚树</p> <p class="ql-block">藏龙涧。它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济南市旅游路的南侧,在已开发的龙洞景区的西南方,是一山体的断裂带,长数公里,东西狭长, 两侧刀劈斧削。最高处逾百米,危峰壁立,陡峭如削,开阔处宽数丈,紧窄处伸两臂几可摸到两侧峭壁,似神工鬼斧所为。因特殊的地理结构,山谷里的风声低沉如龙呤而得名。另有传说与大禹治水有关,大禹治水时与恶龙相斗,恶龙被追至此,后恶龙穿山而出形成一洞,后人名之龙洞,山因此而得名龙洞山,又名禹登山。历来受到众多的户外旅行者喜爱,成为必游之地。进入藏龙涧从龙鼎大道、浆水泉、搬倒井、中井村等都可以进入藏龙涧中,藏龙涧是原生态的自然山和水,进入无需购买门票。藏龙涧是济南经典的徒步线路。</p> <p class="ql-block">走近龙洞观景台。在观景台远眺藏龙涧,藏龙涧在沟壑纵横的深山峡谷中,连绵几公里,峡谷两侧却是90度的垂直峭壁。沟内没有信号,很多岔路看着都是一样的,很容易迷路。</p> <p class="ql-block">从观景台走出来,步行十米左右很快就来到了一线天。这条深沟大约50米,最宽处大约2米左在,坡度在80度左右。陡峭的一线天,上下非常困难,经常要用手脚并用。100多米的路没有台阶,有的路段山石突起于中间,有的软土被雨水冲出一条深沟,腿脚不好,腿力稍欠的,一定是要谨慎行走,一不小心很可能滚入沟底。有的驴友走到这里,望而生畏,不敢下去。</p> <p class="ql-block">从一线天下来就进入了藏龙涧,藏龙涧落石区较多,一定注意落石的警示牌,千万不要大意,凡是有牌子的地方,尽量快速通过。</p> <p class="ql-block">这个为方便驴友制作的木梯子,极大方便了很多人,在济南及周边的驴友群里,知名度不亚于《攀登者》电影里的那架“中国梯”。</p> 崖壁下的泉水洞。 <p class="ql-block">小小木棍支撑起了千仞大山,寓意健康和平安。</p> <p class="ql-block">观景梯,还是观景檐?你认为是“梯”还是“檐”呢?</p> <p class="ql-block">好多不知名字的山洞,不知是古人用于居住,还是修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本来从这个涧口叉路口从左走就能穿越整条藏龙涧了的,没注意却往右走了,一不小心误走到军事禁区铁丝网旁边,不能往前走了,其实里面才是龙洞的最美丽的地方,有很多名胜古迹,还有山泉,古寺庙,济南古八景之一的“锦屏春晓”也在里面,可惜进不去。只能沿着陡峭山岩向山顶上攀爬(最好别走这条路,攀爬有一定危险性,我表述的不一定准确,请大家认真鉴别此路口走向,不要向军事禁区走,或者走到军事禁区边上按原路返回到涧口再向右后方行走)!</p> <p class="ql-block">生长在山崖上的胡枝子,花开正盛。</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登上山顶有四条路线,有一条是天龙八步路线,崖壁直上直下,没有攀附点,我们就选择相对安全的另一路线上山,这条路线有驴友预设的攀岩绳且有几棵柏树可以攀扶,相对安全,我们户外徒步最主要的还是安全第一。</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在山顶上也有一个小的观景平台,站在观景平台远眺藏龙涧一侧,看到远处都两个建筑,一个是用石块垒砌的石塔,另一个较大有尖顶的便是报恩塔。</p> <p class="ql-block">报恩塔。相传北宋年间,一位秀才进京赶考,行至龙洞寿圣院附近病倒,被寿圣院僧人宗义发现。宗义精通医道,遍采龙洞周围灵丹妙药,用泉水精心熬制,日夜伺候秀才,不久秀才康复了,启程赴京赶考得了头名状元,他念念不忘僧人宗义的救命之恩,为报恩专程来到龙洞寿圣院。但僧人宗义已圆寂葬在鹫栖崖上,状元拜祭僧人墓后,在山崖上建起石塔,名之“报恩塔”。在塔旁建一石屋,并雕一石像永久守墓,从此便有了“崖上有一塔,塔旁有一人,跪拜不祭祖,为报救命恩”经典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侧崖壁上有“壁立千仞”的题刻,题刻周边有很多的山洞。两峰中间,为一巨大平直的峭壁,像屏风,人称“锦屏岩”,岩上翠柏惠生,荆榆点洒,山花缀饰。壁间凿有“白云无尽”、“锦屏春晓”等巨字石刻,其中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济南名士柳文洙所题的“壁立千仞”,笔划可容一人。</p> <p class="ql-block">龙洞也叫藏龙洞,一百多米长,是自然形成的溶洞,洞内四壁高低不平凹凸无序,高的地方十几米,窄的地方一米多高。藏龙洞有石雕佛相,八九米高。非常威武。相传也有一千多年了。龙洞共有两个出口。一个是西出口,一个是北出口,这是北出口石崖上的“璧立千仞”石刻。龙洞我们没进去,只能从另一侧的观景平台远眺它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山顶小路一路前行,向黑峪大饭店行进。</p> 树林中的石屋。 <p class="ql-block">神密天坑,深不见底。</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顶在林中穿行,大约30分钟的行程便到了黑峪大饭店休息点,我们便做简短停留,简单吃了点随身携带的干粮,稍微休息了一会。黑峪村原有十几户人家,因出行不便,现只有一户居住,其余住户都已下山生活。</p> <p class="ql-block">短暂休息后,我们从黑峪村下山,进入沟底,经藏龙涧朝一线天方向行进。</p> <p class="ql-block">藏龙涧内知道名字和不知道名字的野花众多,令人甚是陶醉。</p> <p class="ql-block">重又走进入藏龙涧内,只见危峰壁立,陡峭如削,沟谷幽深,植被丰富,阴翳蔽日,凉爽无比。</p> <p class="ql-block">又遇一个大石洞,这个洞比较大,能容几十个人,下雨天可以避雨。</p> <p class="ql-block">树干上生长的小蘑菇</p> <p class="ql-block">又返回到木梯处,攀爬而上。</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又回到了一线天,继续向上攀爬到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平台略作休息后,沿林中绿道很快就回到出发点,掬起一抔凉爽的河水洗把脸,满身的疲惫瞬间消失,又是山野自然、收获满满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原路返回停车场时,回头望去,藏龙涧的深邃和险峻已隐在暮色之中,只余下风声穿过山谷,似在低语这场夏末秋初的邂逅。这一路,我们走过林木绿道的平缓,惊叹于天坑的鬼斧神工,在黑峪大饭店的简陋石桌旁分食干粮,也在藏龙涧的幽深裂隙中感受自然的威严。龙洞的风景从不刻意张扬,却用最原始的嶙峋与寂静,让人忘却城市的喧嚣。</p><p class="ql-block">或许徒步的意义,不止于抵达终点,而是每一步的俯仰之间——抬头是峭壁裁出的一线天光,低头是苔痕斑驳的千年石阶。济南的山水,总藏着一份北方的硬朗与诗意,待你用脚步丈量,方能读懂它的内含和深沉。</p><p class="ql-block">此行终有尽,而山涧的风、同伴的笑语、以及那份行走于天地间的自由,已悄然沉淀在这个夏末秋初最鲜活的记忆中。龙洞,我们还会再来的,继续去瞻仰佛峪唐代摩崖造像,去近距离欣赏落差高达10米的佛峪瀑布,并走进“林茂境幽”的马蹄峪,感受大自然的虫语鸟语乖那一抹抹茂盛的绿色。</p> <p class="ql-block">地点:济南龙洞风景区</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9月</p><p class="ql-block">感谢欣赏!请继续收看下篇,走进章区文祖镇三德范村古村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