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友们"海兰明珠"一日游 (2025年9月22日)

李桂荣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延吉的大地上,我们这群热爱歌唱的老友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海兰明珠”一日游。远远望去,那座181.2米高的塔楼如一朵含苞待放的朝鲜族女花花蕾,在蓝天白云下静静绽放。塔顶晶莹剔透,宛如一颗悬于空中的明珠,映照着城市的活力与民族的温情。我们一路谈笑风生,脚步轻快,仿佛歌声已在胸腔里悄然酝酿。</p> <p class="ql-block">走进景区前,大家早已从宣传资料中得知,这座塔不只是观光地标,更是一座融合文化、科技与生活的城市会客厅。美食区飘香四溢,科技馆充满未来感,高空漫步让人胆战心惊又跃跃欲试,云端咖啡厅则适合静静品味一杯时光。而观景平台更是不可错过——据说站上去,整座延吉尽收眼底。我们一边念叨着待会儿要办高空音乐会,一边忍不住笑出声来,仿佛真能在这云端唱响我们的青春回忆。</p> <p class="ql-block">踏入景区入口,一排鲜艳的红色花卉迎风摇曳,像是在为我们这群“歌友团”热情接风。白色标识牌上写着“海兰明珠塔”几个大字,木质围栏古朴温馨,身后是葱郁的树林和斑驳的光影。几位同伴已迫不及待地站在牌前摆起姿势,有人比心,有人挥手,笑声在林间回荡。这宁静又不失生机的景致,让人心情一下子松弛下来,仿佛走进了一首悠扬的前奏曲。</p> <p class="ql-block">进入塔内,第一眼就被中央那根巨大的白色龙柱吸引。两条盘旋而上的龙雕塑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带着我们飞越山河。柱子旁,几位同伴正仰头细看,有人掏出手机拍照,有人轻声赞叹。玻璃窗外天光云影流动,天花板上的金色线条勾勒出华贵的轮廓。那一刻,我们仿佛站在现实与梦想的交汇点,既惊叹于现代建筑的巧思,又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脉动。</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眼前豁然开朗。流线型的柱子、圆形的灯光顶棚、光洁如镜的地面,整个空间通透明亮,科技感扑面而来。彩色展板点缀其间,像是音符跳跃在五线谱上。我们几个人并肩走着,脚步声在空旷中轻轻回响,仿佛踩着节拍前行。有人打趣说:“这地方办个无伴奏合唱都用不着音响!”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笑声在空间里荡开,竟真有了几分回音效果。</p> <p class="ql-block">在户外一处红色心形装饰前,我们决定来张大合影。蓝天为幕,山峦为衬,红心中央写着“相遇·相知·相唱”,正是我们这群老友多年情谊的写照。大家站成半圆,有人比V,有人挥手,有人笑得眼角泛泪。快门按下的一瞬,风正好吹起几缕白发,阳光洒在肩头,那一刻,我们不是什么游客,而是时光里并肩走来的歌者,用笑声为岁月谱曲。</p> <p class="ql-block">穿过花园小径,又见“慧兰明珠塔”标志立于花坛之间——原来是我们记错了名字,但谁在乎呢?我们笑着纠正,又拍了一张。石板路蜿蜒向前,红花绿树环绕,几位姐妹穿着各色外套站在一起,像一幅流动的油画。有人提议唱一句《我和我的祖国》,于是清嗓开嗓,歌声轻轻响起,引来路过的游客驻足微笑。那一刻,我们不再是游客,而是这座城市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高塔之下,松林之间,我们再次集结。红色灯笼高高挂起,随风轻晃,映得脸庞也暖了几分。几位姐妹站在塔前,有人穿粉衣,有人着红装,还有人调皮地挥手致意。我站在一旁看着,忽然觉得这画面像极了我们合唱团的演出照——不年轻了,但依然耀眼。塔身挺拔,正如我们挺直的脊梁;明珠闪耀,恰似我们未曾熄灭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往里走,一座传统风格的入口静静伫立,上方“海兰明珠塔”几个字在红灯笼的映照下格外醒目。我背对着镜头缓步前行,身后是同伴们的呼唤:“等等,拍一张!”于是停下脚步,回眸一笑。灯笼摇曳,树影婆娑,那一刻,古韵与现代在此交融,而我们,正走在时光的连接线上。</p> <p class="ql-block">休息时,我们在长椅上坐下。四位姐妹并排而坐,红的、黑的、蓝的外套在绿树映衬下格外鲜活。有人掏出保温杯喝口热水,有人轻声哼起昨晚排练的曲子。远处塔影巍峨,近处笑语不断。不需要太多言语,这份默契早已在多年合唱中沉淀成诗。我们不是专业歌手,但我们的歌声,曾温暖过彼此的冬天。</p> <p class="ql-block">塔内螺旋楼梯盘旋而上,像极了五线谱上的休止符与连音线。我们一群人站在台阶上合影,有人挥手,有人比心,还有人调皮地跳起来。背景的大屏幕正播放着城市风光,光影流转间,仿佛我们的歌声也随着画面流淌在整个延吉。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旅行不只是看风景,更是与老友共谱一段新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粉色艺术装置前,我们再次集结。装置上写着“Love in the Air”,背景是玻璃幕墙与金属骨架交织的现代建筑。我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站成一排,笑容灿烂。有人提议:“来一段《难忘今宵》吧!”于是无需伴奏,清唱响起,歌声在空间里轻轻回荡。路过的年轻人停下脚步,有人掏出手机录像,有人跟着轻轻哼唱——原来,音乐从不问年龄。</p> <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温柔,我独自坐在长椅上小憩。塔楼高耸入云,树影斑驳洒落肩头。墨镜遮住了眼睛,却遮不住嘴角的笑意。背包里还放着昨晚写的歌词草稿,标题是《海兰明珠的光》。不为比赛,不为掌声,只为记录这一刻——我们这群老友,在秋日的延吉,用脚步丈量风景,用歌声点亮时光。</p> <p class="ql-block">返程前,我们在“YANBIAN”拱门下拍下最后一张合影。红旗招展,蓝天如洗,塔楼在身后静静矗立。有人喊:“明年还来!”立刻有人应和:“来!还要穿红衣服,唱得更大声!”笑声中,我望向那朵“盛开的花”,心中默念:海兰明珠,不只是延吉的地标,更是我们这群歌友心中,永不落幕的舞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