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雨霁寻幽稷山行:一日穿越千年的艺术巡礼</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2日稷山古建探访记</p><p class="ql-block"> 雨后的晨光穿透云层,将芮城大地镀上一层薄金。2025年9月22日早上十点,我与芮城县美术家协会薛辉主席夫妇驱车向北,沿运稷公路疾驰140余公里,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稷山古建探秘之旅。车轮碾过湿润的柏油路,车窗外的风景从黄土塬的苍茫渐变为中条山的叠翠,而我们的目的地,是散落在稷山大地上的四颗璀璨明珠——稷王庙、青龙寺、宋金墓砖雕与大佛寺。更在归途的暮色中,与李家大院匆匆邂逅,为这一日添上一抹晋商文化的余韵。</p><p class="ql-block">第一站:稷王庙——农耕文明的史诗</p><p class="ql-block">上午十二时,稷王庙的飞檐斗拱已映入眼帘。这座始建于元代的祭祀庙宇,以“前庙后宫”的独特布局诉说着后稷教民稼穑的古老传说。薛主席手持相机,在献殿的“悬梁吊柱”奇构前驻足良久:“你看这根悬空柱,不靠地却承千斤,是古代工匠对力学与美学的极致诠释。”我们抚过木雕上的麦穗纹路,仿佛触摸到八百年前农人跪拜土地的虔诚。雨后的阳光穿过格栅,在献殿地面投下斑驳光影,恰似一幅流动的《耕织图》。</p><p class="ql-block">第二站:青龙寺——水陆画的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青龙寺的腰殿内清凉静谧。当薛主席推开厚重的木门,尘封六百年的水陆壁画骤然苏醒。北壁的“五方佛”端坐莲花,东壁的“十殿阎罗”威严狰狞,西壁的“孔雀明王”羽翼流光。我仰头细观,发现画师以矿物颜料层层叠染,即便在幽暗殿堂中,诸天神佛的衣袂仍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这些壁画融合了吴道子‘吴家样’的飘逸与西域绘画的浓烈,是元代佛教艺术的巅峰。”薛主席轻声解说。</p><p class="ql-block">第三站:宋金墓群——砖雕上的市井烟火</p><p class="ql-block">午后天渐晴,我们钻入马村的宋金墓群。在4号墓中,薛主席打着手电筒,光束掠过砖雕的“妇人启门图”。门扉微启,一位梳高髻的女子探身而出,眉眼含笑,仿佛下一刻就要跨出墓门。“这是宋金时期‘事死如生’的典型,墓主希望死后仍能享受人间温情。”薛主席指着另一侧的“开芳宴”场景:夫妻对坐饮酒,侍女捧果而立,连案上的葡萄都雕得颗颗饱满。我们三人笑谈间,竟在这地下宫殿中品出了几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况味。</p><p class="ql-block">第四站:大佛寺——崖壁上的东方微笑</p><p class="ql-block">夕阳西斜时,大佛寺的释迦牟尼坐像已披上金辉。这尊高20米的土雕大佛依崖而凿,面相丰圆,嘴角微扬,恰似一尊“东方蒙娜丽莎”。薛主席绕至佛像侧后方,指着崖壁上残留的彩绘痕迹:“看这里!元代工匠先用黏土塑形,再施以矿物颜料,最后用麻刀灰罩面,这才让大佛历经七百年风雨仍色彩鲜艳。”我们三人并排站在观景台上,看暮色中的大佛与远处的新农村遥相呼应,历史与现代在此刻悄然重叠。</p><p class="ql-block">暮色偶遇:李家大院——晋商宅院的匆匆一瞥</p><p class="ql-block">归途已近六点,车行至稷山与万荣交界处,我忽然指向路侧:“李家大院就在附近,要不要去瞥一眼?”我们当即调转车头,驶入一座隐于田畴的清代晋商宅院。夕阳将照壁上的“善”字染成金红,砖雕的“四逸图”(渔樵耕读)在暮色中轮廓渐隐。薛主席轻抚木雕窗棂上的“万字纹”:“李家以‘善’传家,这院落布局暗合八卦,连门墩石都雕着《二十四孝图》。”虽仅匆匆半小时,但高耸的墙垣、精巧的戏台与隐约可闻的院落风声,已让我们窥见晋商“汇通天下”背后的文化根基。</p><p class="ql-block">返程路上,薛主席则与我讨论着稷山古建与芮城永乐宫的壁画技法异同。雨后的天空泛起鱼肚白,车灯划破夜色,而我们的心中,已装满了稷山与李家大院给予的震撼与感动。这一日,我们穿越的不只是140公里的空间,更是一场从宋金到元明、从市井烟火到超凡脱俗、从农耕文明到晋商文化的立体对话。那些飞檐下的风铃、砖雕里的笑容、壁画中的佛光,连同李家大院门墩上的岁月包浆,共同编织成一条流淌千年的文化长河。</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 李串德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同时身兼县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以及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新媒体协会监事等多重身份。近三十年来,他对摄影的热情始终如一,专注于自然风光、人文花鸟及新闻纪实领域。无论身处何地,相机都是他形影不离的伙伴,随时捕捉身边的美好瞬间。凭借独特的视角和镜头语言,创作出一系列极具个人特色的摄影作品,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在“镜聚乡村美”2025年全国乡村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截至目前,他已发表1300多篇美篇作品,累计点击量超过230万,为宣传芮城文化及自然景观不遗余力,成果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