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共和国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国土面积8.85万平方公里(含科索沃地区1.09万平方公里),首都为贝尔格莱德(人口约168万)12。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人口约841万(含科索沃地区)</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人属南部斯拉夫民族,9世纪建立早期公国,12世纪形成王国。1389年科索沃战役后受奥斯曼帝国统治近500年,1878年恢复独立。</p> <p class="ql-block">推开铁托花房的玻璃门,湿润的水汽裹挟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这里没有政治标语的凌厉,只有三角梅攀援着铁艺架,龟背竹的叶片在光影里舒展,旅人蕉的阔叶垂落如旧日帷幕,将南斯拉夫时期的岁月轻轻包裹。</p> <p class="ql-block">花房里的植物不问政治,它们只遵循自然的法则,在四季更迭中保持着生命力,恰如巴尔干半岛上那些在分裂与融合中依然坚韧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回望,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花叶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这座花房早已超越了“领袖故居”的标签,它更像一个时光容器,将过往的荣光与遗憾、团结与分歧,都藏进了每一片叶脉、每一朵花蕊里。而那些生生不息的植物,正以沉默的方式告诉我们:历史或许有终点,但生命的韧性永远没有边界。</p> <p class="ql-block">花房中央的大理石喷泉仍在低吟,水流漫过刻着花纹的基座,像在重复一段被时光模糊的叙事。那些精心养护的热带植物,曾见证过国家元首与宾客的谈笑,也听过深夜里关于联盟未来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如今,它们不再是权力的点缀,只是以最本真的姿态生长,用新叶替代旧叶,用花瓣续写无声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先后加入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2006年黑山独立后,塞尔维亚成为主权国家13。科索沃问题仍是其与西方国家的争议焦点。</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为议会共和制国家,总统阿莱克桑达尔·武契奇于2022年连任。2025年4月成立新一届政府,总理久罗·马楚特</p> <p class="ql-block">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遇难、20余人受伤。该事件是真实发生的国际冲突事件,并非针对塞尔维亚驻南联盟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美方解释:声称是“误炸”,因地图坐标错误导致目标误判,但这一说法受到广泛质疑 。 </p><p class="ql-block">中方反应:中国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美国驻华使馆一度被围堵 。</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 1日上午我们来到当时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现场,悼念三位记者。</p> <p class="ql-block">一场发生在25年前,遥远的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轰炸,至今依然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尤其在中美关系史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那是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动用其最先进的B-2隐形轰炸机,将精确制导的JDAM炸弹,悍然投向位于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大使馆瞬间陷入火海,浓烟蔽日。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遇难,几十名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受伤,大使馆建筑遭到不可逆的损毁。然而,西方世界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将其定性为“一次非常低级的错误”,轻描淡写地解释为“误炸”。该遗址已是重建的中国文化中心大厦。</p>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城堡坐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它是贝尔格莱德的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踏上塞尔维亚这片土地,仿佛翻开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处景点都是一个章节,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又似一幅绚丽的自然画卷,展现着迷人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老的城堡历经多次战争与重建,融合了古罗马、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建筑风格,斑驳的城墙、古老的城门,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金戈铁马。</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俯瞰着两条河流奔腾不息,河面上船只往来穿梭,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在这里,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离开城市,来到塔拉国家公园,我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公园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清新的空气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漫步米哈伊洛大公街:邂逅塞尔维亚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从卡莱梅格丹城堡出来,我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贝尔格莱德的米哈伊洛大公街,这条街是塞尔维亚最繁华、最具活力的地方,承载着塞尔维亚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踏入这条街,我就被街道两旁的建筑吸引住了。这些建于19世纪70年代的建筑,融合了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精美的雕花装饰在暖色调的墙面上,门窗和屋檐处的雕刻细腻生动,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在米哈伊洛大公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店一家挨着一家。有售卖当地特色手工艺品的小店,里面摆满了精致的陶瓷、木雕和刺绣;也有国际知名品牌的专卖店,满足着不同游客的购物需求。</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洛大公街不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塞尔维亚历史与文化的缩影。在这里,我领略到了塞尔维亚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塞尔维亚人的热情与友好。</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洛大公街别有一番风味。街道两旁的店铺,露天咖啡馆和酒吧里坐满了人,热闹非凡。街头艺人的表演更加精彩,音乐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此时的街道,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的这些著名景点,不仅让我领略到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壮美的自然风光,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魅力与底蕴。它就像一颗遗落在巴尔干半岛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品味 。</p> <p class="ql-block">走到街道的尽头,便是共和国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塞尔维亚地标性雕塑米哈伊洛大公铜像,周边坐落着塞尔维亚国家大剧院和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人头攒动,人们或悠闲地散步,或坐在长椅上聊天,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塞尔维亚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