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周为计时单位,时间过得好快,匆匆而过的第三周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却都是惊喜意外的小事。周一来了给他们听英语老师留在白板上的领读资料包,有的孩子大声读,有的孩子认真听,很明显是平时输入的太少了,没办法张口读,英语其实就需要前期多听多磨耳朵。我没来之前孩子们非常散漫,没几个在读书的,还有俩大将在前面打闹,来了全是告状的声音,我就跟他们来了一场说讲就讲的班会课,“全班那么多优秀的人,居然能让俩同学给影响,那么多人的正能量居然能压不过他俩产生的负能量,太不合理了吧,我们都是小主人,班级是我们的,我们有责任让它变得越来越好,当你们都认真大声的读书时,一两个同学根本不好意思在你面前表演“神仙大战”,班里也不可能乱糟糟的,你想要在优秀的班集体里学习,还是脏乱差的班集体?”经过一番灵魂拷问和情绪的渲染,孩子们都会心点点头,有没有用呢,我也不知道,能影响一部分同学改变也是极好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大早,我爬到四楼就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没来得及到办公室放包,就直奔教室的后门,我被孩子们的读书声震撼到了,被震撼的点是居然能在没有老师看着的情况下这么认真整齐的进行早读,于是立刻掏出手机,记录这感人的时刻,我的孩子们长大了,昨天即兴的一番话居然被那么多孩子听进去了,他们拿着书本大声的读着,讲台上的领读小老师认真自信的带读(心理活动:同学们终于愿意跟着我读了!),我拍摄时没有人发现,等走上讲台告知时,他们都很惊讶,我说“你看,当你认真做一件事时,别的事情很难干扰到你。”紧接着我非常非常夸张的夸了他们一顿,给他们夸的小嘴咧的大大的。我相信,有了这一次的成长,后面的早读课不会再让人失望,看似平常的一件事,却让人感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周二晚辅,沈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报告厅参加“人民医院健康进校园”活动,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还有同学上台练习给道具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他们的积极勇敢很值得肯定,也因此得到了小奖品,给其他同学羡慕的不得了,这些勇敢的同学也不是突然有的自信,就是平时上课时积累的,只要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以后任何场合都不会怯场。</p> <p class="ql-block"> 每次放学都会让孩子们捡垃圾、收拾桌洞、摆好桌椅,让值日生再检查一遍,但大多数时候值日生并不认真检查,因为还没养成习惯,周三晚上放学时,我回头看看教室还有没有同学,就看到孙满杰同学在一个位置一个位置的检查,然后我就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并且夸了他一句,遗憾的是没拍到他正在检查时的照片,第二天沈老师在班里夸了他一顿,这种好的表现就是需要大声的说出来,宣扬出来,只要有一个同学认真做,那更多的同学认真做指日可待。班集体里的好习惯就是互相慢慢影响,慢慢养成的。孩子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点点一点点的细微进步,我们作为大人就是要看见这些细微之处,并且肯定他们,成长之路就是由这些一件件优秀的小事铺成的,所以我们的夸奖不用等到他做了多了不起的事再表达,就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亮出”,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精神上的“营养品”。</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认真共读一周了,看着孩子们拿着笔,边读边勾画的样子,心情倍儿好,我一直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所以希望孩子们也慢慢养成,因为读书不能囫囵吞枣的读,不认识的字、好的词语、引发深思的句子都要给勾画出来做个标记或者写下自己的感受,书通读完了回头写读书笔记时一下就能找到这些地方,留下痕迹,写读后感时才能有内容可写。下周的漂流日记也要开始了,希望我们在读写中成就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