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 我 找 到 北 了 ”</b></p><p class="ql-block"><b> (二)、</b></p> <p class="ql-block"><b> 感谢各位鼓励,接上页《我找到北了(一)》,继续交流与“找北”相关的话题。</b></p> <p class="ql-block"><b> 为什么人们会常说“向北磕头”?</b></p><p class="ql-block"> 古代中国人崇尚“以北为尊”,认为“北”既有着方向感的象征,又有着传统的文化意义。<b>首先,天文信仰。</b>中国人信奉北斗七星位于天之北面,不仅指引着方向、制定时序的神圣功能,更认为其是吉祥、尊贵的象征;<b>其次,道教神系影响。</b>道教将北斗星人格化为“北斗星君”,被视为天帝居所,并与明朝兴起的玄武(真武大帝)信仰结合,受其影响寺庙神像的摆放也都是“坐北朝南”;<b>再者,帝王权力象征。</b>中国一些王朝、皇宫大都建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城市,<b>“坐北称帝、面南朝臣”,</b>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力、权威。因此,以“北为尊”,向北磕头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以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表达敬意和感恩。</p> <p class="ql-block"><b> 为什么民间会认可“北为上”?</b></p><p class="ql-block"><b> 首先,地理构造的影响。</b>从地理角度来看,北方通常指的是地球的正上方方向;在中国北方地势相对较高,而南方地势相对较低。这种地势差异也影响了人们的方向感。在古代,人们往往将向地势高的地方行进视为“北上”,向地势低的地方行进视为“南下”。</p><p class="ql-block"><b> 其次,地图定位的导向。</b>“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口诀顺口溜,这是地图方向的标准记忆方法,源自我国古代方位认知和绘图传统。该口诀通过地理教学、生活实践与历史文化三个维度形成系统认知体系。</p><p class="ql-block"><b> 再者,惯性思维定势。</b>在实际生活中,“北上南下”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承。无论是查看地图册时的上北下南标识,还是战争年代的军事行动方向描述;无论是国家主干道建设的规划布局,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出行方向选择,“北上南下”都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b>△向北祈祷🙏</b>(北极村“北极定位广场”)</p> <p class="ql-block"><b> 综上所述,“北上南下”的由来是多方面的,它既是历史政治因素的产物,也是帝王座位朝向、地理环境因素以及古代文化影响的结果。同时,它还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延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附录:</b></p><p class="ql-block"> 中国领土的四极是指中国领土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最边缘区域:</p><p class="ql-block"><b> 北极:</b>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3°42')。</p><p class="ql-block"><b> 南极:</b>位于南海的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北纬3°52'),由曾母礁丘、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组成。</p><p class="ql-block"><b> 东极:</b>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黑瞎子岛(东经135°05'),是中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县级行政区。</p><p class="ql-block"><b> 西极:</b>位于新疆喀什地区乌恰县帕米尔高原(东经73°33'),靠近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约25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b>△中国版图上陆地的“四极”(图示蓝点)</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的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2日凌晨于山东济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