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与神同行(十一)圣托利尼(上):蓝白如梦幻,落日别样红

一方

<p class="ql-block">希腊行的最后三天,给了圣托里尼(Santorini,以下简称圣岛)。由数千年前的火山爆发形成的圣岛,素有“希腊皇冠上最璀璨的宝石”之称 ,名不虚传,岛上的体验将此行推向最后高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一早,我们从Crete岛乘渡船,约2小时,便登上圣岛。扑入眼帘的,是天海一色 —— 蓝,轮船点点 —— 白!</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着冲击视觉的,是梯田似的白房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依火山喷发形成的断崖而建,</span>层层叠叠,高高低低,蔚为壮观,与蓝天蓝海,浑然交织,如梦如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房子,在北非、南欧城市中,相当普遍,可谓<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中海特色之一</span>。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城镇,白房子都给我深刻的印象。但卡萨布兰卡的白色,通常是建筑的立面。建筑的側面,街道背面时常呈現别的顏色。西班牙人则喜欢用不同颜色为白房子勾边,房顶也往往用其它的颜色。相比之下,圣岛的房子白得<span style="font-size:18px;">更彻底,除了教堂的穹顶是蓝色的,建筑都用白色。固然,夹有米白、奶白、灰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这种独特风貌,是实用、文化和法规,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出于实用:白色建材反射热量以降温,白石灰杀菌以防病。后来,政府法令和文化强化了这一传统。希腊的国旗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蓝白相间的九条纹,象征“不自由毋宁死”的九个音节</span>。如今,强大的旅游品牌效应,使其得以延续和升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皮尔戈斯(Pyrgos )拍“明信片”</b></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游览从皮尔戈斯(Pyrgos )开始,这是圣岛上一个迷人的传统村庄,位于岛上的最高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就听说,驴子是“圣托里尼最浪漫的交通方式”。 果然,皮尔戈斯坡下,就见路边有几头待雇的毛驴。心想,骑着这可怜的家伙,气喘吁吁上坡,怎么与浪漫连得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跟着导游,沿着台阶向上走,边欣赏,边拍照。台阶两侧是迷宫般的小巷,狭窄蜿蜒,全是文艺咖啡厅、传统小酒馆和时尚工艺品店。非常国际化。刷过的,或斑驳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旅游纪念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有人所说,“风景如画,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明信片。”这一路,咱拍了一摞“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来驴子是圣岛的宠物。</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阿克罗蒂里遗址出土文物《渔夫壁画》的模仿画。头部相当女性化,咋一看,以为是女人。</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有迷人的小巷,更有丰富的宗教遗产,聚集着众多有年头的教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span style="font-size:18px;">拜占庭风格</span>的钟楼,带有三个拱门和四个钟,属于Nikolaos Theotokaki 教堂,它是圣岛最古老的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上下图中的蓝色穹顶,是Agios Theodosios教堂。它曾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下图,蓝顶旁边的白色钟楼,是圣三一教堂。这两座紧挨着的教堂,也许是皮尔戈斯最具代表性的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母玛利亚教堂(Church of the Virgin Mary)位于皮尔戈斯村庄的最高点。 这座带有蓝顶的白色教堂,建于17世纪,拥有多层钟楼,堪称地标性建筑之一。 </p> 游客可以走进教堂,欣赏其美丽的壁画,带有人物雕塑和花卉装饰的屏风。 教堂门口,可以俯瞰爱琴海,眺望远处火山岛。 <p class="ql-block">穿过城堡下鹅卵石街道时,见一盲人正在弹奏里拉琴(也许是现代版的),很想停下,录个音,赏个钱,但意识到自己因陶醉于拍“明信片”,已远远落后于导游带领的队伍,只得作罢。</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皮尔戈斯的圣像和遗物博物馆。门前一树盛开的红色夹竹桃,使这蓝白世界热情洋溢。</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这种基克拉迪<span style="font-size:18px;">(Cycladic)</span>风格的小教堂,简单,古朴,纯净。与之前在多个博物馆里看到的新石器时期的基克拉迪<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像</span>,风格十分相像,都是极简主义,原始而现代。</p> <p class="ql-block">我们最后登上皮尔戈斯的最高处,但没见听说的威尼斯城堡(Kasteli),后来才知道,它已是废墟。但也无所谓,已见过至少三次巨大的威尼斯城堡了。在那拍了到此一游照,然后顺台阶下坡。</p> 前面女士的橘红色裙子,在白巷子里很是出彩。(上图)就如转角处的那盆九重葛,使米白色的房屋生动起来。(下图) <p class="ql-block">让走在前面的朋友转身,在典型的皮尔戈斯巷子里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费拉( Fira )午餐,看夕阳余晖中的火山口</b></p> 我们接着来到圣岛的首府费拉( Fira) 。这座建于1827年(后来在1956年地震后重建)的东正教大都会大教堂,粉刷一新。 它的大拱门和俯瞰火山口的位置使其成为菲拉最知名的地标之一。<br> <p class="ql-block">本人继续拍“明信片”。上图,爱琴海中,活火山——尼亚卡美尼岛,与停泊的游轮组合,也是圣岛最经典的“明信片”之一。下图,这家露天咖啡厅,堪称俯瞰这个景点的平台。年轻老板,或许是个伙计,倚靠在门上,小憩一会儿。一不小心,进了我的“明信片”。</p> 这天,本人也穿对了衣服,与蓝白世界相一致。 <p class="ql-block">黄驴和红驴,是当地的两款啤酒。</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菲拉市中心的一家餐馆,吃了午餐。岛上的第一顿饭,相当新鲜可口。感觉,两个岛上的食品,普遍胜希腊大陆的一筹。</p> <p class="ql-block">看到橄榄树,就忍不住要拍照。</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便入住酒店,休息至5:30,又跟着导游去看落日余晖中的火山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路上,这幢蓝色镶边的小房子,吸引我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火山爆发口的断崖,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娴静。外侧的,像山顶上的城堡;内侧,崖顶上的白房子,恰似天上飘落的白雪。</p> <p class="ql-block">上下图,应该是菲拉最出镜的景色:蓝圆顶,白钟楼和海中的火山岛,都被镀上了淡淡的金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菲拉的一家餐厅,看到最美的落日</b></p> <p class="ql-block">看日落,是圣岛上最重要的节目之一。头天,我们没来得及找到合适的位置。第二天傍晚,我们选了一家可看落日的餐厅,慢慢吃饭,只等太阳下山的辉煌一刻。</p> <p class="ql-block">从餐馆看出去,周边坡上,全是梯田式建造的酒店、餐厅。从那儿的阳台上,白天,群岛全景尽收眼底;傍晚,美妙的日落天天上演。</p> <p class="ql-block">这里,吃什么不太重要,只要location够好。</p> <p class="ql-block">太阳下山前,光线开始柔和,照片里的人和景都被打上了朦胧的金晕,似乎也是一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太阳渐渐下沉,照片越来越美。</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见过的最绮丽妙曼的日落!那天边的一抹云,使<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阳下沉的一刻,既透析出熔岩的灼色,又有诗意的酒红,美得惊心动魄!</span>不知怎么,令我想起最近看到的<span style="color:rgb(0, 0, 0);">俄国20世纪的伟大诗人,</span>玛丽娜 · 茨维塔耶娃的<span style="color:rgb(0, 0, 0);">诗句:</span></p><p class="ql-block">“太阳只有一个,可它走遍了大小城镇。</p><p class="ql-block">太阳是我的。我不会把它给予任何人。</p><p class="ql-block">那怕是片刻,一刹那,转瞬。</p><p class="ql-block">永远不会给予任何人。即便是所有城镇在永不更迭的长夜里自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是啊,就如希腊大哲学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苏格拉底所说:</span>“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即便老了,即便来日无多。</p> <p class="ql-block">太阳下去了,灯光的魔力上来了。游轮变得透亮了,建筑也透明起来。</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时,我又拍了一路“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明信片”,觉得圣岛就像一个沉沦后又重生的神话。难怪,<span style="font-size:18px;">柏拉图会</span>把它当作亚特兰蒂斯传说的灵感来源。难怪,这种说法,会广为流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