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15日,我们原本是游玩九真山,实在是因为雨下的太大了,为了安全,我们放弃了爬山,前往汉阳的大禹神话园。踏入神话园,一座高大雄伟的大禹雕像映入眼帘。大禹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手中紧握治水工具,仿佛正指挥千军万马与洪水作斗争。这座雕像生动地展现出大禹治水时的英雄气概,让我不禁对这位远古英雄心生敬仰。</p> <p class="ql-block"> 沿着园内蜿蜒的小道漫步,两旁的雕塑和浮雕仿佛在诉说着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有大禹带领百姓开山凿石的场景,百姓们虽然滿脸疲惫,却依旧干劲十足,齐心协力地与洪水抗争,那股团结一心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还有刻画洪水的浮雕,汹涌的波涛仿佛要冲破石头向我袭来,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当年洪水的凶猛,也更能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 园中还有许多充滿神话色彩的元素,应龙雕像翉翉如生,它在天空中翱翔,仿佛正用神力帮助大禹疏通河道,这些神话元素不仅为园林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让我对大禹治水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些雕塑,大禹神话园的自然风光也令人陶醉,园林紧邻长江,江风拂面,带来阵阵清爽。站在江边,望着滔滔江水奔腾不息,我不禁思绪万千。想象着当年大禹就在这片土地上,为了拯救百姓,与洪水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心中滿是感慨。</p> <p class="ql-block"> 从大禹神话园出来,我们来到了神话园边上的晴川阁。这座坐落于武汉汉阳区龟山东麓禹功矶上的楼阁,北临汉水,东频长江,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自古以来便享有“三楚胜境”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踏入晴川阁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典雅的牌楼,上书“晴川阁”三个大字,笔锋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板路前行,我们来到了禹稷行宫。这座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建筑,是为纪念大禹治水和后稷教民稼墙而建,历经多次修缮,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历史韵味。走进行宫,殿内供奉着大禹和后稷的塑像,他们面容庄重,目光坚定,让人不禁对先人智慧和功绩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禹稷行宫,不远处便是铁门关。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军事要塞,背倚龟山,俯控江浒,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虽已不见当年的硝烟战火,但那巍峨的城楼,厚实的城墙,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曾经的雄伟与险峻,站在铁门关前,遥想当年三国争霸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p> <p class="ql-block"> 穿过铁门关,拾级而上,终于来到了晴川阁主楼前。这座两层重檐歇山顶的建筑,红墙米柱,雕梁画栋,格外壮观。楼前的楹联“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樽,却喜青山排闼至,川原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火,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更是为晴川阁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武昌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到了纪念馆红楼,雨己经停了,只见孙中山先生的铜像高高耸立在博物馆前方,这里也是台湾国民党人前来大陆访问必到的少数几个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设在武昌红楼内,红楼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系中华民国军政府卾军都督府旧址所在地。这里是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点,也是中国共和纪元的开端,被誉为“民国之门”。</p><p class="ql-block"> 武昌红楼位于武昌城中心区域,背倚蜿蜒蛇山,襟带浩荡长江,红墙红瓦,尽显革命圣地的庄严雄阔,绿草绿树,难得喧嚣闹市的闲适清幽,是一处兼具教育、休闲功能的文化场所和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 刚到博物馆,其独特的外观就吸引了我。主体建筑线条简洁有力,大面积采用深沉色调,显得庄重肃穆,让人瞬间从繁华喧嚣的现代都市穿越回百年前那个混沌与曙光交织的年代。我们带着对那段历史的敬重,来此赴一场与历史的约会。</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一举倾覆了清王朝260余年的专制统治,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从此,中国社会绵延2000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终结,开始蹣跚却坚定地走向共和。</p><p class="ql-block"> 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公元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旗帜下,湖北地区的革命党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第一枪”,并一举成功,义声所播,举国响应,帝制终结,民国筹建,武昌成为走向共和的起点。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走进展厅,历史的序章缓缓拉开,大幅的历史图片,泛黄的旧报残页,整齐排列在展柜里,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列强虎视眈眈,腐朽的清廷摇摇欲坠,底层民众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求生,展厅角落一尊百姓衣不蔽体,卖儿卖女的雕塑,将那个时代的苦难刻画的淋漓尽致,我站在那里久久凝视,心中滿是酸涩,仿佛能听到人们的悲叹与呼喊。</p> <p class="ql-block"> 在武昌起义展览区,这里的一切都令人震撼。仿真枪炮,还原战场场景,让我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1911年,硝烟似乎就在鼻尖弥漫。我穿梭其中,仔细端详旧时军旗,简陋武器,思考课本知识与眼前实物的关联。那些破旧军服,锈迹斑斑的子弹壳,无一不在诉说着当年的热血与激情,它们是那段历史最真实的见证,一旁的电子设备喇叭在播放着孙中山的讲话,我驻足倾听,周围参观者的交谈声,脚步声都成了这场沉浸式历史体验的背景音。</p><p class="ql-block"> 由于主场馆在维修,所以我们只能看一部分展区。但这也如同一部精心编排的故事,把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兴衰荣辱讲述的丝丝入扣,让人沉浸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