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1886

徐顺之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农历八月初二,今天多云转晴,西南风3级,最高温度零上19℃。最低温度零上11℃,空气质量优。</p><p class="ql-block"> 人生两境界:一个知道,一个知足。知道,让人活得明白;知足,让人活得平淡。人生不要被安逸控制,决定你成功的,是奋斗;人生不要被别人控制,决定你命运的,是自己;人生不要被表象控制,决定你成熟的,是看透。</p><p class="ql-block"> 抱怨是一种传染病,不治就会害人害己,抱怨不会改善自己的处境,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与其选择抱怨,不如选择释怀。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如意,如果只会在抱怨里挣扎,人生注定是苦海无涯。</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山风拂过脸庞,我站在山脚,望着那座巍峨的峰峦,心里忽然安静下来。岩石嶙峋,却稳稳地立在那里,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历经风雨却不改本色。山下的树绿得发亮,一簇簇生命在泥土中扎根、生长,仿佛在诉说一种最朴素的真理:养生,不是逃避喧嚣,而是学会与自然同呼吸。我慢慢往上走,脚步不急,呼吸也跟着山势起伏,一呼一吸间,浊气排出,清气入体,这山,竟成了最好的导引师。</p> <p class="ql-block">湖水如镜,映着天光云影,也映着我此刻的心境。我在湖边小坐,看远处那座小屋静静伫立,桥影横斜,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水边的绿树随风轻摇,仿佛在低语:慢一点,再慢一点。人这一生,总在追逐,却忘了停步看看脚下的路是否还连着初心。我闭上眼,听风掠过树叶的沙沙声,听水波轻拍岸石的节奏,忽然明白,养生之道,不在药石,而在耳清、目明、心静。</p> <p class="ql-block">那座长廊桥横跨水面,飞檐如鸟展翼,像是要飞入山水之间。我走上桥,脚步轻缓,身旁游客低声交谈,却并不扰人。水面倒映着桥影与蓝天,一步一景,如行画中。我扶着木栏,看水中自己的影子被微波轻轻揉碎又聚拢,恍然觉得,人若能如这水般柔韧,遇物不争,顺势而流,又何愁气血不畅、心神不宁?养生,原是学着像水一样活着。</p> <p class="ql-block">山间湖泊如一块碧玉,嵌在群峰之间。我在湖边亭中歇脚,小船静泊,像在等一个不急的旅人。山势陡峭,却挡不住草木蔓延的生机;人到中年,也未必不能重拾清朗。我深吸一口气,山野的清气直入肺腑,仿佛把积年的浊闷都冲刷干净。养生不是躲在屋中调息,而是走进山林,让天地之气自然流转于四肢百骸。</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像撒了一池碎银。两岸山峦连绵,绿意层层叠叠,仿佛大自然亲手织就的锦缎。我沿着湖岸缓步而行,脚步不重,心也不重。养生之道,贵在持之以恒,如这湖水,日日流动却不泛滥,夜夜沉淀却不 stagnate。人若能如湖,白天映照万象,夜晚收拢心神,便自然活得清明而有力。</p> <p class="ql-block">河水蜿蜒,如一条青色丝带系在山谷之间。我走在岸边的木栈道上,两旁绿树成荫,头顶是湛蓝的天,白云悠悠。每一步都踏得踏实,每一口呼吸都带着草木的清香。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修行,而是日日与自然相会的习惯。我走得慢,却觉得身体越来越轻,仿佛那些久坐积下的僵硬,正一点点被山风带走。</p> <p class="ql-block">石桥横跨池塘,桥下荷叶点点,柳枝轻拂水面,像在写一首无声的诗。我站在桥中,看远处有人缓步而来,身影倒映水中,如画中人。柳条拂过肩头,不痒不扰,却让人会心一笑。养生,有时就是这样的小欢喜——不必远行,不必名药,只需一处静水,几株垂柳,一颗愿意停驻的心。</p> <p class="ql-block">湖面如镜,倒映着绿树与高楼,亭台与流云。我在湖畔的亭中坐下,看柳枝轻垂,触水即柔,不禁想起人到中年,更应学会柔软。刚强易折,柔韧长存。高楼虽高,却不如这湖水懂得包容;城市虽忙,却不如这柳枝懂得随风起舞。养生,是身体的调养,更是心性的修炼——学会在喧嚣中守住一方宁静。</p> <p class="ql-block">石桥、荷叶、垂柳、高楼,一切都在湖面上静静倒映。我走过桥面,看荷叶随波轻晃,像在点头致意。桥上行人不多,各自悠闲,没人催促,也没人回头。这样的清晨,最适合散步,不为锻炼,只为感受——感受脚下的路,头顶的天,心中的平和。养生,从来不是苛刻的戒律,而是对生活细微之处的珍重。</p> <p class="ql-block">园林深处,湖面浮着荷叶,红墙白瓦的屋宇静立岸边。几人闲坐,不言不语,却显得自在。我远远望着,不走近,也不打扰。这样的景致,本身就是一味药,治浮躁,安神志。现代人总说没时间养生,可若能每日抽出片刻,走进这样一方天地,看荷听风,心便自然澄明。养生之道,不在远方,就在这一步一景的从容里。</p> <p class="ql-block">一盆蓝花盛放,簇簇拥拥,像把整个春天都捧在手心。绿叶宽厚,衬得花色更艳,背景里那盆多肉沉默憨厚,却也生机勃勃。我蹲下身,看叶片上微光闪烁,忽然觉得,养花也是养生。浇一盆水,松一撮土,动作虽小,心却静了。人若能像照料花草一样照料自己,不急不躁,顺时而为,自然气血调和,神采焕发。</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石拱桥横跨溪流,栏上雕纹已有些模糊,却更显岁月温润。我扶着石栏,看水中倒影——树影、桥影、人影,交织成一片宁静。河水清冽,映着蓝天,也映着我略显疲惫的脸。可在这桥上站了一会儿,心竟慢慢沉了下来。原来有些地方,天生就有安抚人心的力量。养生,有时就是找对一个能让你安静下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湖心亭台,飞檐翘角,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像一场未醒的梦。我远远望着,不忍惊扰。那样的宁静,不是刻意营造,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人若总在追逐效率与结果,便永远到不了那样的境界。养生,终究是向内走的路——外有山水,内有平和,方能如这亭台,立于水中而不倾,历经风雨而不朽。</p> <p class="ql-block">池塘中央的亭子幽静如诗,绿树环绕,倒影清晰。我站在岸上,看它静默伫立,仿佛时间都绕道而行。这样的地方,适合独坐,适合发呆,适合什么都不做。现代人总怕“浪费时间”,可若不许自己浪费一点时间,又怎能养好一生?养生之道1886,或许就是:慢一点,静一点,像这亭子一样,在喧嚣世界里,守住自己的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