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佛山,访佛山初地

李子

<p class="ql-block">基于广佛同城的便利,今天再游佛山。坐地铁来到普君北路,从A出口前来,沿着旁边的路走进去,就来到了塔坡,这里就是佛山初地。</p> <p class="ql-block">在佛山,流传着一句话:“未有佛山,先有塔坡”。据说在东晋时期,有一位西域高僧来到塔坡岗结茅讲经,传播佛法。在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有附近居民在塔坡岗上挖出三尊铜佛和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胜地骤开,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莲花极顶,五百年后,说法起何人。”横匾写着:“塔坡寺佛”。后来人们重建了塔坡寺,用来供奉三尊铜佛,并立了“佛山”石榜,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镬耳房,是岭南建筑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佛山鸿胜纪念馆。佛山鸿胜馆,是由张炎创办于清咸丰元(1851),是佛山劳苦大众学武防身的民间武术组织。传投的拳术以外八卦拳为主,主要为了锻炼体力,利于两军对敌时冲锋陷阵。</p> <p class="ql-block">鸿胜纪念馆的对面是佛山鸿胜馆文创醒狮展示。</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上大大的一个顺字,成为这里一个打卡点,的确人人都希望自己顺风顺水,一切顺利。</p> <p class="ql-block">咱也不可免俗的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华美,让人赏心悦目。仔细看看,其实它们都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太上庙。太上庙──南海县第四区农民协会旧址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福宁路祥安街15号。大革命时期,珠江地区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南海县部分乡村也较早地组织发动农民运动。1924年8月,南海县第四区南浦村吴勤等13名南浦农团军成员参加第二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吴勤毕业返回南海县第四区,在乐安、山紫、深村等乡建立农民协会。1925年5月,在各乡相继成立农民协会的基础上,又在鸿胜馆分馆之一的太上庙成立南海县第四区农民协会,吴勤任会长。农会成立时广东省省长廖仲凯亲临指导。农会提出“打倒军阀、买办、土豪劣绅,打倒包农制,实行禁烟”等口号。由于不少农会会员同为南浦农团军成员,自此农会与农民武装联合起来,打倒地主劣绅,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积极推动农村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p><p class="ql-block">太上庙于1998年5月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佛山鸿胜纪念馆于2014年10月被中共禅城区委、禅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禅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自网络资料整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塔坡井。</p> <p class="ql-block">塔坡庙。</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头上刻着佛山初地的来源。</p><p class="ql-block">佛山初地简介</p><p class="ql-block">佛山古称季华乡。“未有佛山,先有塔</p><p class="ql-block">坡”,“佛山”之名,相传源于东晋。据《佛山忠义乡志》记数,东晋隆安二年(398年),有西域僧人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尊者来到塔坡岗(今塔坡街),结茅讲经,后僧人西还。唐贞观二年(628年),附近居民在塔坡岗上掘得铜佛三尊及石碑,有石刻对联“胜地骤开,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莲花极顶,五百年后,说法起何人。”横匾:/“塔坡寺佛”。后来人们重建塔坡寺供奉三尊铜佛,并立“佛山”石榜,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的许愿树。</p> <p class="ql-block">叠翠园,祖庙街文明实践所和祖庙街非遗传承基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座天主教堂。位于祖庙街道辖区福宁路洪安里2号,又名圣母无原罪堂。占地413平方米,建筑面积1212平方米,可容纳500人做礼拜。清咸丰八年(1858年),由澳门教区神父陈倣贤在佛山彩阳堂创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迁至现址。</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座兆祥公园。</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兆祥黄公祠,也是广东粤剧博物馆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是中国“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佛山古称“季华乡”,“佛山”之名,相传源于东晋。在这里古老的传说和古迹让人了解了“佛山”的来源,塔坡附近的兆祥公园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