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大众口琴乐团闪耀第四届成都口琴音乐节

雨霖霖

<p class="ql-block">9月21日晚,成都的夜色被一场音乐的盛宴点亮。在第四届口琴音乐节的舞台上,一支来自眉山的大众口琴乐团悄然登场,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撼——成立还不满一周岁的眉山大众口琴乐团,就这样踏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聚光灯下,53名团员身着统一的红色演出服,站成整齐的方阵,神情从容,目光坚定。没有繁复的开场,也没有多余的言语,当《红旗颂》的第一个音符从口琴中流淌而出时,整个剧场仿佛被一种沉静而磅礴的力量笼罩。复音、重音、半音阶、和弦与低音口琴的音色层层叠叠,交织成一幅声音的画卷,既有金属的清亮,也有大地般的厚重。那一刻,小小的口琴不再是街头巷尾的怀旧小调,而是承载着情感与信念的乐器,奏出了时代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最动人的瞬间,是《东方红》的旋律悄然融入《红旗颂》的段落。熟悉的曲调一出,台下仿佛被点燃了某种深藏心底的记忆,观众们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跟着哼唱,声音由小变大,最终汇成一片洪流。台上是精心排练的演奏,台下是自发涌动的情感,音乐在此刻超越了技巧,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看着指挥邓军的手势坚定而流畅,看着团员们微微仰起的脸庞,我忽然明白: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集体情感的释放。</p> <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后,大家聚在舞台中央合影,背景的大屏幕上写着“遇见成都”,灯火璀璨的城市剪影静静铺展。那一刻,没有人再提排练时的疲惫,也没有人计较谁的音准差了半拍。我们只是笑着,挥手,把这一刻定格。灯光洒下来,像一场温柔的雨,落在每个人的肩头。</p> <p class="ql-block">我知道,这不只是属于眉山大众口琴乐团的高光时刻,更是口琴这项小众艺术在民间悄然生长的见证。从眉山到成都,从老年大学教室排练到专业音乐节舞台,他们仅用7个月的时间,走完了许多人多年都未能跨越的一步。而这条路的起点,不过是几个爱吹口琴的普通人,聚在一起说:“要不,咱们也组个团试试?”</p> <p class="ql-block">如今,他们不仅试了,还站上了聚光灯下,用口琴吹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未来会怎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一段旋律认真排练到深夜,愿意在舞台上为一个音符屏住呼吸,口琴的火苗,就不会熄灭。</p> <p class="ql-block">演出盛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