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云贵高原的南缘,在这片高原向广西过渡的斜坡地带,广西百色靖西市湖润镇新灵村, 桂西南边境的崇山峻岭间,藏着一条3.8公里的秘境峡谷:通灵大峡谷。它宛如天神挥斧,在苍翠群峰中硬生生地砍下一刀,便成了地球上一道深邃而狭长的裂缝。喀斯特峰丛的降水悄然汇集,化作谷底暗流涌动,峡谷与暗河相拥,共同勾勒出通灵峡的绝佳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景区经典线路行走,从入口开始,沿着台阶徒步下行。连续下行的陡坡800多级台阶,台阶宽度一米左右,陡的地方大约七八十度角,缓的也有四五十度角。台阶由不规则的石板和水泥铺就。石板早已被行人的脚步磨的光滑,而光滑之余还布满青苔,尤其靠里外两侧更是青苔与滑痕并见。不知道是否刚刚下过雨,全程路面湿漉漉的,每走一步都心惊胆颤。我已经有20年倒着下楼梯的经验反倒觉得稍微安全。而正面下楼梯的几位朋友走着走着便两脚发抖,战战兢兢,双手紧紧拽住栏杆,生怕一不留神就会摔跤甚至“坐滑梯”。好不容易走到坑底暗河边,可以观赏两岸风光。可沿岸还是上上下下蜿蜒起伏,路仍然很滑,更可怕的是很多地方小石板或鹅卵石已经松动,稍不小心就会扭伤踝关节,所以只能是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p> <p class="ql-block">通灵峡是一个大的天坑地缝。宽的地方有百米左右,窄的地方也就几米宽的“一线天” 。峡谷栈道修建在峡谷的半腰,抬头是狭长的天空,低头是深邃的谷底。天空湛蓝湛蓝的,偶有几片乌云在空中飘荡,乌云与蓝天和谐相处,当阳光与阵雨同时洒落,便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两岸陡峭的绝壁似被斧头劈开,多半垂直呈八九十度角。峭壁上长满各种各样不知名的树木,林林总总,郁郁葱葱。我仔细观察靠近栈道一侧的峭壁。新藤老树相互交织、藤生植物覆盖着参天大树、阔叶丛林布满崖壁、杂草小花肆意生长、壁间清泉在石缝中跳跃,时而成串成汩,时而成线成滴、不知名的小鸟最是自由自在,还有那勤劳的小蜜蜂,扑腾的蝴蝶……一幅纯天然的美。</p><p class="ql-block"> 地缝底部的小溪就是暗河、阳河。宽阔的有十米左右,狭窄的地方只有一米见宽。溪流中央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块,石块的阻隔令溪流时而温婉时而澎湃,潺潺流水声在狭小谷底形成回响,更放大了它的声势。走到通灵大瀑布的附近,只见一股巨大的瀑布从天而降,气势磅礴。导游说:瀑布之水天上来,又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倒觉得不可能无源之水,估计天坑的上面也有一条河流,只是河流经此悬崖便自由落体而至 。至于“直下三千尺”估计只是借用李白的诗句吧,崖边的路标写的是落差188米。</p> <p class="ql-block">在通灵大峡谷的谷口附近历史上发生过一段故事。故事大致是这样的:谷口有古人留下的石垒墙遗址,石垒墙的后面有一个深60米的溶洞。传说是北宋年间壮族首领侬智高的一个营盘,营盘内的洞是藏金洞。侬智高在昆仑关被狄青打败后,带着无数的金银财宝,撤退回来,其中把十八担黄金藏在这个洞里。侬智高兵败到此,但他不甘沉沦,每天在盘营里练功,以图东山再起,经过三年的苦练,研习和准备,功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为了鉴定其功力,需要找实物演示一下,但在深山里不找到合适的演示对象。一日他看到洞旁边那根浑圆屹立,坚固无比的大石柱,一时心血来潮。这不是很好的演示对象吗?他站在石柱旁,运起功力,向石头猛击一掌,只见到飞沙走石,声如闷雷,4米多高的石柱竟被他一掌击成两段,横在洞里,断石成为通灵峡谷的一个景观。</p><p class="ql-block"> 而我查阅史实,北宋皇祐年间,侬智高起兵反宋,宋廷派狄青出征,狄青先整肃军纪,后借上元节麻痹敌军,夜袭昆仑关,最终在归仁铺大败侬智高,侬智高逃往大理,叛乱平定。所以关于通灵峡的藏金洞并没有史实记载,只是当地先民传说。也许途中有一段这样的历史关联也是有可能的。无论这个故事真实性有没有得到考证,但确实是这里口口相处的故事。也许这就是壮族先民的自豪和顽强的记忆吧。</p> <p class="ql-block">半天的行程,在喀斯特的天坑地缝中在欣赏奇秀风光,在侬智高的传说里感触了壮族先民的精神印记。陡峭的台阶和布满青苔的石板路是对膝关节考验,也成了这场旅程里特别的注脚。美景与历险的记忆,美丽传说的加持让这段旅途更加鲜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