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切实提升师生网络安全素养,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火墙”,阿旗职教中心以网络安全周为契机,围绕“网安校园行 青春不陷行”主题,开展了警示教育视频展播、主题班会、手抄报征集等系列活动,让网络安全知识融入校园生活,为青春成长筑起坚实的数字防护墙。</p> 一、警示教育视频:以“案”为鉴,敲响安全警钟 <p class="ql-block"> “看似正规的兼职刷单,竟是步步设局的诈骗陷阱;简单的‘扫码领福利’,可能悄悄偷走你的个人信息……”教学楼前的电子屏上,《青春不“触”险——校园网络安全警示录》系列视频循环播放。视频选取了“校园贷利滚利”“游戏账号交易诈骗”“虚假交友诱导投资”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通过真实画面、受害者自述,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揭示网络风险的隐蔽性与危害性。</p> 二、提示标语:句句入心,筑牢防护意识 <p class="ql-block"> 观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前觉得网络诈骗离自己很远,看完视频才发现陷阱就在身边,以后再也不会轻易相信陌生信息了。”此次视频展播,用“看得见的教训”让网络安全意识深植心中,引导师生主动规避网络风险。</p> <p class="ql-block"> 校园门口大屏幕上设计新颖的网络安全提示标语,成为校园里一道“安全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 “陌生链接‘点’不得,个人信息‘露’不得”</p><p class="ql-block"> • “刷单前问问自己:动动手指就能赚钱,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p><p class="ql-block"> • “WiFi不随便连,密码不设‘123456’”</p><p class="ql-block"> • “青春不陷‘网’罗,安全‘链’接未来”</p><p class="ql-block"> •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做清朗网络‘守护者’”</p><p class="ql-block"> 这些标语摒弃生硬说教,用简洁直白、朗朗上口的语言,将网络安全要点转化为日常提醒,让师生在行走间就能记住防护“口诀”。</p> 三、主题班会:互动研讨,解锁防护技能 <p class="ql-block"> 各班级以“网安校园行 青春不陷行”为主题召开班会,班主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的形式,让同学们成为活动的“主角”。</p><p class="ql-block"> 1. 案例拆解:结合班级同学遇到的“陌生好友借钱”“低价网购陷阱”等真实经历,分析背后的网络安全隐患;</p><p class="ql-block"> 2. 技能分享:同学们互相推荐“密码管理小技巧”“识别钓鱼邮件的3个方法”“手机隐私保护设置”等实用技能,让防护知识真正“用得上”。</p> 四、手抄报征集:以笔为媒,传递网安力量 <p class="ql-block"> “网络安全小卫士”手抄报征集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同学们以画笔为工具,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创意设计:有的用漫画展现“诈骗分子的套路”;有的用流程图拆解“个人信息保护步骤”;有的用标语式文字写下“健康上网宣言”。</p> <p class="ql-block"> 此次网络安全周活动,通过“看、记、议、画”多种形式,让网络安全知识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传播”。阿旗职教中心将继续把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日常,让“青春不陷‘行’”的理念成为师生共识,引导青年学子在数字时代安全用网、文明用网,让青春在清朗的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文字:张丽影</p><p class="ql-block">摄影:张丽影</p><p class="ql-block">编辑:尹丽红</p><p class="ql-block">初审:姚志刚</p><p class="ql-block">复审:崔树涛</p><p class="ql-block">终审:刘文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