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于我订的是中午12点左右从广州站出发到韶山南的车票,本来计划上午还有一点时间去越秀公园走走,起床后发现天下起了雨,下雨天逛公园不是很舒服,于是计划取消,改到陶陶居吃早茶。</p> <p class="ql-block">吃完早茶,附近的永庆坊走了一圈,回宾馆拿行李,到广州站候车。</p> <p class="ql-block">早上离开广州时是下雨天,下午4点左右到韶山南站已经艳阳高照,暑气逼人。</p> <p class="ql-block">出韶山南站,有许多黑车司机会过来招呼,想让我们乘他们的车,我没有理他们,径直向右前方的公交车站走去。</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小房子就是湘运1号线的售票处,韶山南站到游客中心,票价3元。这公交车唯一缺点就是等待时间过长。</p> <p class="ql-block">公交车到韶山游客中心,还要购买景交车票,20元/人,换乘景交车到韶山村。</p> <p class="ql-block">糖油粑粑、臭豆腐。</p> <p class="ql-block">离吃晚饭还早,先去毛泽东同志故居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吃好晚饭,去看《最忆韶山冲》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早上6点不到,广场上已经有很多人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故居,原称上屋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整体坐南朝北,属土木结构“凹”字型典型建筑,总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0间,东侧为毛家宅院,共14间;西侧为邻居宅院共5间;厅屋两家共用,现门额为邓小平同志手迹。毛泽东于此诞生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毛泽东同志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7月,毛泽东同志故居被中宣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故居往西100米,有一座牌楼式青砖建筑,整座建筑卧于绿树环抱之中,气派非凡。这里就是毛泽东少年时最初入学就读之处:南岸私塾。</p><p class="ql-block">从1902年~1904年,毛泽东在这里接受了三年的启蒙教育、熟读了《幼学琼林》、《三字经》、《论语》……等。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少年时代求学的印痕,也是毛泽东书法的起源地。走入南岸私塾,站在毛主席曾经就读的旧书桌旁,仿佛又听见当年学生们摇头晃脑的朗朗读书声;看见了少年毛泽东孜孜不倦,刻苦求学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1901年毛泽东八岁时曾发蒙于此,读书两年。塾师邹春培先教毛泽东《三字经》、《百家姓》,接着教《论语》、《诗经》、《孟子》等儒家经典。毛泽东刻苦攻读,并深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64年的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湘潭韶山冲引凤山下,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由生平展区、专题展区、旧址群等三个部分组成,总用地面积98000余平方米。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6.3万件,其中毛泽东晚年生活遗物6000余件。</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少年时代睡过的床,读过的《诗经》《论语》,1925年在韶山开展农运的《贺尔康日记》……在这里,成千上万的文物、资料、照片被完好地存放着,透着历史的痕迹。</p><p class="ql-block">为向大众展示毛泽东主席的生平事迹、思想和人格风范,生平展区始建于1964年,2012年10月8日进行封闭改造,2013年12月26日毛主席120周年诞辰正式对外开放。生平展区开辟陈列《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陈展面积3500余平方米,展线长540米。展览以图片、实物、文献资料为主,共有展品1173件,其中实物198件,照片571张,文献404份;并结合内容重点,适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及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场景、景观5处、油画13幅、国画3幅、雕塑5组、多媒体科技展项5个。</p><p class="ql-block">陈列展览科学、准确、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地位、丰功伟绩和崇高的人格风范。在内容上打破了过去以党史分期为主和以时序为主的传统模式,大胆采用了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方法。展览中间与结尾专门设立两个专题,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基立业”,突出了毛泽东思想由产生、成熟到具体内容的集中表现,充实了大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内容,强化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卓越功勋。</p> <p class="ql-block">专题展区分上下两层,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层层叠落,呈分散式院落组合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一层设展览《风范长存——毛主席文物展》,展出毛主席文物800余件;二层包含《大笔乾坤——毛主席诗文书法》《英烈忠魂——毛主席一家六烈士》《永远的缅怀》三个专题展览,共展出文物、图片600余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这里陈列了许多毛主席的生活遗物,涵盖了毛主席治国理政及生活日常等方方面面,陪伴见证了他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一件白色泛黄的春秋季睡衣总是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木薯棉质地,香蕉领,长141厘米,却左左右右补了73个补丁。</p><p class="ql-block">因为舒适,毛泽东对它很有感情,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便一直穿着它。60年代初,睡衣的肘部、领部、袖口都有了破洞,工作人员向主席请示换件新的,毛泽东却说:“还是不要换,再请人补补吧!”此后破了补,补了又穿破,以至于工作人员洗这件衣服,都不敢用手搓,只能放点洗衣粉,稍稍浸泡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轻轻清洗。一次,工作人员趁毛泽东休息之机,给他换了件新睡衣,醒后,他发现睡衣被人换了,很不高兴,一再追问旧睡衣哪去了。工作人员只好把旧睡衣再拿出来,毛泽东边穿边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睡衣好穿。”直到1971年,睡衣已到了稍不留神就会脆破一个大口子的程度,实在无法再穿,毛泽东才同意换了件新的。</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纪念馆如果仔细看一遍,估计得大半天,我们因时间紧张,看了不到一小时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韶山滴水洞又称“吊水洞”,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距离毛泽东铜像约4千米,长约2.8千米,面积10万多平方米,是一个三面环山的狭长山谷,《毛氏族谱》赞之曰:“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p><p class="ql-block">韶山滴水洞始建于1960年,1962年一、二、三号主体工程连同韶山冲至滴水洞的公路同时竣工,1970年增建了防震室和防空洞等设施。[4]1986年9月1日,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5][4]滴水洞开辟了一号楼、虎歇坪和龙头山三片游览区,景区有“天然石画”“杜鹃春晓”“奔龙泉池”“龙亭览胜”“犁花伴月”等自然景观和毛泽东主席居住过的一号楼、游泳过的韶山水库、毛泽东主席祖父墓、名人留言石刻等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韶山滴水洞是毛泽东主席1966年回韶山居住的地方,毛泽东主席称之为“西方的一个山洞”,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韶山滴水洞被评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韶山滴水洞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韶山冲毛主席旧居的增补点纳入韶山冲毛主席旧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