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两年前,就有群友建议组织一趟东北游。但鉴于当时朝鲜在靠近我国的地方搞过一次核爆试验,我就让大家等一等。终于等到了2025年,前半年,对大致的线路有了个基本构想,有人事先问过我,我也给了问的人。问过的人,有后来报名的,也有参加别处组织的,反正都是大家的自由选择。7月初,我把几个方案发到群里,征求大家的意见,最终选择了22天,沈阳集中的方案。兰州到沈阳过去仅有一趟从西宁始发的卧铺列车,现在却增加了一趟从西宁始发,经过沈阳北到齐齐哈尔的卧铺列车。<div> 七月中旬开始报名,报名开始不久,就报了60多人。到8月上旬定金确认,落实46人。</div> 8月8号开始各自购买火车票,每次放票即售罄,尤其是从兰州站买起,应该是大多数平台与旅行社控制了大多数票。这种情况到了临近反而好买,但谁也不敢贸然等待。最后,不得不从西宁站买起,大家这才顺利买上了票,有21位队友与我买的是23号下午从兰州乘车的卧铺票。那天惊险的是,离西客站最近的大象-紫杉夫妇看错了时间,误了乘车,他们只好多花钱乘高铁到中卫,在中卫等我们乘坐的车次上车。<div> 24日天亮时分,列车进入内蒙地界,每到一站,大家都去站台上舒展腰身,抽烟的队友过个烟瘾。由于今年北方雨多,包头、呼和浩特还曾发生水灾,一路走去,植被倒是比往年好了许多。</div> 火车的晃荡声,在第二天晚上已经变成催眠曲。不知不觉,已经结束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旅程。25日清晨到达沈阳站。出站时恰逢下雨,稍微避开雨势,便找出雨伞、鞋套,去往西出口斜对面提前预订的瀚都商务酒店。到了酒店,前台还没有上班,通过保安叫来工作人员后,先找了一间房,以我和山水间的名义登记后,大家上楼把行李统一寄存在房间,然后出发前往车站东广场,乘地铁去参观张学良旧居陈列馆。进馆网络购票时,误把红儿点了(代购火车票时她在系统里排在了前面),结果已经现金买票的红儿进了,而我却无法进入。跟工作人员商量,让我重新买一张,然后再联系平台及窗口,退掉重复买的红儿那张。工作人员很负责,帮我给平台电话联系,费了不少周折。 张学良旧居,又称张氏帅府、大帅府或少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总占地3.6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旧居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9月,民国五年(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张学良旧居包括三进四合院、大青楼、小青楼、赵一荻故居等多组文物建筑,是东北地区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198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依法以“张氏帅府”称谓公布这一建筑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辽宁省政府以“张氏帅府”名称公布其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张学良旧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游览结束后已是中午,我与果果、红儿、毛毛雨夫妇在街边找了家餐馆吃中午饭。饭菜味道不错,但似乎味口都不咋样,应该与火车上的颠簸有关。本来还可以就近去别处游览,但果果、红儿都想回酒店休息。于是就原路乘地铁返回了酒店休息。上午,乘不同交通工具、从不同地方到沈阳的队友陆续到达酒店,加上提前一两天到达住酒店和住别处的,47人全部集中完毕。<div> 26日按约定时间,沈阳的大巴车准时到位,大家在黄师傅帮助下装好行李后,离开沈阳,向丹东进发。到达丹东后,正好是中午时分,第一站先游览安东老街,顺便在此解决午餐。</div> 安东老街其实是一家充满朝鲜族民族风情的美食城、购物城,里边也有一些民族特色的表演活动。“安东”就是丹东一直到解放后的名字,这是一段跨越百年的项目,汇聚了满清、民国、殖民时期的独特历史以及各种文明,安东老街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安东老街建筑外形主要参照丹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街号建筑形式,复制了一部分标志建筑、老街名在项目里,采用了民国时期主要建筑符号做外墙及街景装饰,分为老安东美食街、安东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两部分,是集怀旧观光、经典美食、旅游购物等于一体多功能文化商街。因为看惯了太多类似的风情街、美食城,对这类地方的兴趣就不是太大。大家各自选择地方,吃了午饭,然后步行去往不远处临近鸭绿江的月亮岛,在街边一处巨大的锚链雕塑前驻足拍照后过桥上了月亮岛。 月亮岛是中朝界河鸭绿江上一个美丽小岛,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为200米,距中国一侧辽宁丹东市约200米,距朝鲜一侧新义州市约600米。月亮岛旅游度假区由餐饮娱乐区以及酒店和健身休闲等几大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是具有国际水准的,集旅游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具有沿江、沿边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不过,大环境下月亮岛上那些高档酒店与旅游设施似乎有些冷清。结束月亮岛的游览后,给黄师傅打电话,叫来大巴车继续往东参观鸭绿江断桥。<div> 鸭绿江断桥,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是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属国家AAAA景区。该桥由前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耗时二十九个月。1905年,日本人首先确定在江上架设大桥,他们于1909年5月在朝鲜新义州一侧开始了基础施工,利用边施工边与中国清政府交涉的办法,威逼中方同意建桥。1910年4月,朝方的工程已经过半,清政府在日本人的强压下,同意他们在中方一侧建桥。因此,1910年5月在安东(今丹东)进行施工,次年10月大桥建成通车,这便是鸭绿江上的第一桥。</div> 1937年4月,日本殖民统治者又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即现在的“中朝友谊大桥”,与第一桥并称鸭绿江上的“姐妹桥”。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美国派兵入朝,中国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口号,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由于大桥在援朝战争中具有“交通大动脉”的战略地位,美方1950年11月8日首次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同年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34架,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成为废桥,中方所剩4孔残桥保留至今,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成千上万处弹痕至今遗留宛然。为何朝鲜一方的桥梁、桥墩都被砸断,而中国一方却保留完好,也说明了当时美方与联合国军队对朝鲜战争扩大化的考量。 <p class="ql-block"> 随后往北,继续前往18 公里外的虎山长城。虎山长城属于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虎山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span>目前修复约1295米。虎山长城东、南紧靠鸭绿江,西临河,北为低矮山岗。长城有较完整的防御设施,自鸭绿江右岸长城所起之处开始,由南向北依次为护城河、拦马墙、第一座大型台址及越虎山婉蜓北去的长城墙体,按地形情况墙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座墙台。 虎山长城既是农耕和游牧、渔猎文化冲突的产物,也是先进文明对边疆区域开发、传播的重要守护,更是一直以来东北亚不同民族和文化间交流融合的舞台。1988年,虎山长城作为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3年,明长城虎山段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长城。</p> 景区内除虎山长城外、还有中朝边境“一步跨”、睡观音、长城历史博物馆、古道遗址等景点,是一个融合了古代军事文化遗址、边境旅游和红色旅游等多元素的旅游景区。景区外有228国道起点。丹东其实也是我们此行中331国道,也称边防公路的起点。<div> 为了给后面压缩出比较宽松的时间,当晚赶往80多公里外宽甸县的大丽源酒店住宿。宽甸属于丹东市辖满族自治县,县名源于宽甸子,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宜于耕种、狩猎,又因当地满族聚集较多而得名。县城小巧、整洁,适合安居。</div><div> 27号早晨,离开宽甸前往长白山之南的长白县。选择在长白县居住,是计划第二天从南坡上长白山天池。为了预约票也是费了好大劲,但终究因为景区关闭而全部退票。</div> 从宽甸到长白县,全程480多公里,多是高速,也有部分路段属331国道,最后是吉林的203省道。一路到达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已过了下午5点。这里的酒店早在兰州就联系过,其中一家一直在主动联系我,但最终因为价格较贵、且房型多样而否定。大家在重新预订的合家商务宾馆入住后,顾不上一整天的辛劳,立即前往鸭绿江边,去看对岸的朝鲜。起初以为这个离朝鲜最近的地方看到是朝鲜农村的情景,后来得知,这里竟然是朝鲜的第三大城市,两江道的首府惠山市。第一当然是平壤,第二就是丹东对岸的新义州(这个曾短暂搞改革开放特区的地方还一度吸引国际社会的目光)。第三大城市的状况基本就是国内一个中型镇子的模样。 长白县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这里是鸭绿江上游,江水小如溪流,河面宽度20-50米,可以近距离地直观朝鲜,对岸哨所执勤士兵的形态清晰可见,除了岗楼里是面对江面外,外围的哨兵是背对鸭绿江,可见主要是对内防御,但中国这面既没见岗楼,也未见边防士兵执勤。许多队友从早已下班的千年崖城起,沿江而下,一直走到海关大楼处,差不多走了3公里路,天色已黑,肚子已饿。返回路上边走边等出租车,长白县唯一不好的就是无法叫网约车,只能让先走的出租车叫同伴。出租车把我和果果、红儿拉到繁华街道,我给黄师傅发了位置图,在一家比较地道的东北菜馆吃晚饭。烧地三鲜中的土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原来东北的土豆比甘肃定西还好吃。 28号早晨,因为长白山景区的门票已退票,就让大巴载着大家再次来到长白县的国门景区。景区8:30才上班,本来想看一眼,打个卡就走,但多数队友都希望等上班后进到里边看看。于是就在周边溜达、拍照,等候上班。期间还给口岸景区打了个电话,希望早点上班。电话的作用是没迟到,让我们准时进了口岸。既正面看了中国的国门,也走到鸭绿江桥的中间,进距离看了朝鲜的国门。我暗自思忖:这恐怕是中朝之间最小的国门了。朝鲜一方的国门紧闭,也没有任何人迹活动,估摸门锁早都生锈了。据当地人讲,疫情前,两国之间还有一些民间的小额贸易交流,自疫情以后,朝鲜就关闭了口岸贸易。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朝鲜,大家还是热情高涨,纷纷在国境线上摆姿势拍照,这才是真正的中朝“一步跨”。 实际上,东北这一行,包括未来好多天的旅游,重点不是目的地的风景,而是沿途的风光,尤其是走在边境线上的意义。在长白县的国门景区盘桓逗留一个小时后,离开长白县去往延边州。因为中间稍加绕行就可到长白山北景区游客中心,这里是开发最早、景点最多、接待能力最大的长白山旅游集散中心,也是我20年前去长白山天池时唯一的上山路径。虽然因天气原因无法去往长白山景区,大家能在主景区的门口打个卡、拍个照,也算到过长白山。<div> 有两条路可到达北景区,我们选择的是254公里的国道加高速。后来发现,更近的环山路并不像黄师傅担忧的那么狭窄难走,反而是国道上有约20公里的水泥路坑洼不平。除了从长白县来的道路外,其他方向来的车辆与游客走的路多为柏油大道,尤其从延边过来的,高速直达景区所在地二道白河镇。<br><div><br></div></div> 由于一路多是蜿蜒起伏的国道,到达游客中心时,已是中午两点多。天上依然下着雨,空中白茫茫一片。游客中心的停车场车辆稀少。景区虽然关闭,游客中心的演艺、游乐、博物馆等却依旧开放。拍照中我与大队人马失去联系,看有众多游客从一个门洞出来,就迎着人群走了进去。没想到这里是一系列的演艺场所,搭建有各种仿古建筑与民族风情街。那波人流,就是看完演出后往外走的。我是逆行进入,正门进入是要买门票的。我快速地游览,尽可能多地看其中的各种场景设置。直到有工作人员为下一场演出清场,才寻找出口离开。<div> 回到大巴车上,参观自然博物馆的人还没有回来。等大家都到齐了,大约下午3:50许,继续前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程155公里,基本都是高速,下午6时左右,到达在延边州预定的长白峰宾馆。本来晚上可以去民族风情园去体验朝鲜族民族风情的,却因为下雨而锁住了热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