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启 超 故 居(新 会)

YUD 阿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江门市新会区梁启超的故居纪念馆,不仅有梁启超家族的传奇故事,还有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碑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新会市会城镇茶坑村人,为我国近现代杰出之思 家、改革家、文学家,一生致力于救国活动,倡导变革,开一代先河,并以太量诗文弘扬爱国主义,为国内外学者、志士仁人学习与景仰。一九九五年,江门市、新会市定其故居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六年,国务院核定其故居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今为学习、继承梁启超之爱国思想及创新精神,新会市人民政府于二000年在梁启超故居侧兴建染启超故居纪念馆,由著名之广州莫伯治建筑师事务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设计,馆外设置园林景观,馆内展览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宽敞明亮,以大量图片,实物陈列梁氏一生之事迹。承蒙港商、我市荣蓉市民谭永廉先生捐资,纪念馆得以建成。现谨勒石铭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新会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一年十一月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梁启超故居,有多处,分别位于北京、天津、新会等地。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物,一生著述宏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在这是梁启超真正的故居,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宅。这里保留了梁启超生前的生活痕迹,包括书房、客厅、卧室、饭堂、厨房以及私塾学校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梁启超的成长经历也让人惊叹:10岁成为神童,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18岁师从康有为。他的精神“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念,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人,广府名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馆内展示了梁启超家族的族谱,以及他九个子女中的部分子女的专门介绍。比如梁思成(建筑学家)、梁思礼(火箭专家)和梁思永(考古学家)。此外,还有对梁启超家风和教育理念的介绍,非常值得学习和传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谢谢到访!</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