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信-作文教学笔记摘抄(4)

凤落梧桐

(1987-1990的初中语文课本) (1987-1990年的初中语文课本) 前言:<br>1987-1990年间我国的初中语文教材比较特殊,它是由《阅读》和《作文 · 汉语》两套课本组成。《阅读》6册,《作文 · 汉语》6册,共12册。<br><br>教材容量广而深,知识性强,难度系数大。我和同事牛尔为老师做了一个小小的改革。他教4个班的阅读,我叫4个班的作文和汉语。<br><br>三年里我们在各自的园地里披星戴月,深耕细作,功夫不负苦心人,三年后的升学考试,我们的语文成绩硕果累累。<br><br>我们由此起步,牛尔为老师逐步成长为河南省专家型语文教师,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命题人……<br><br>本人逊色,但是自创的系列作文教学法在河南语文教学领域也算独树一帜。<br><br>闲来无事,把当年的作文教学笔记挑选几篇转换成电子文稿发布在美篇里,留个纪念。 <font color="#ed2308">作文知识 -怎样学会写信</font><br>一,书信的概念及作用。<br>二,书信的内容非常广泛。<br>三,写信的目的是因人因事而异,不论写信的目的是什么,都必须把话说清楚。<br>四,写信的措词要看对象。<br>五,写信还要注意格式。<br>1,称呼。写在信纸的第一行,要顶格写。<br>2,正文。从第二行低两格处起笔,转行顶格。<br>3,结尾。可以顶格写,也可以分两行写,第一行低两格写"此致",第二行顶格写“敬礼”,“祝你进一步”。<br>4,署名。写在信的末尾。<br>5,日期。写在名子下边。<div><br><h1><font color="#ed2308"> 作文题 :xx, 我多想对你说<br></font><font color="#ed2308"> -给xx的一封信</font></h1><div>要求:1,必须采用书信格式<br> 2,述说要有条理,中心要突出明确。</div></div> <font color="#ed2308">第四次作文讲篇评</font><br><br> 这次作文,大多数学生是给父母写信,小部分是给小学班主任写信,个别人给现任班主任或同学写信。<div><br> 从学生给父母的信中可看出,学生对家长有许多意见,有必要汇总一下,给以指导。<div><br> <b>学生对家长的意见</b><div><br>1,家长不让学生看电视、看课外书、集邮、搞小制作、春游,说那要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学生们说:家长张口学习,闭口学习,我们的生活多么单调枯燥无味啊!<br><font color="#ed2308">要向家长讲明:看些与中学生有关的电视及课外书,让学生们集邮、郊游、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调节一下紧绷了一天的大脑,这是有益而无害的。<br>要向学生讲明:要为有益的活动争自由争权力。这首先要看自己能否圆满而出色地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font><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2,家长一天到晚的唠叨,发脾气,抱怨工作忙,家务重,丈夫不如意,孩子不听话。学生们说:搞得我心里真烦呀,看不进书,写不出题。<br><font color="#ed2308">要向家长讲明:应克制自己,否则,一影响孩子的学习,二削弱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br>要向穿学生讲明:①母亲可能到了更年期②母亲无恶意,只是太苦太累借此发泄一通。③要么,你想个法子适应母亲的唠叨;要么,你想个法子使她改掉这个毛病。</font><br><br>3,家长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对学生做具体辅导,学生感到苦恼。<br><font color="#ed2308">向家长讲明:没有文化的要注意用优良品德影响孩子,使他们能刻苦自勉,独立进取;有文化的可以有计划的学习文化知识,这样做,一可以辅导学生,二可以在家中营造一个人人爱学习的气氛。<br>向学生讲:要学习美国青年在物质上不靠父母而勤奋自立的精神。</font><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4,考试不好,本人已经十分痛苦,可家长不帮助,不勉励,只是狠狠地痛打一顿。学生说:到了下一次考试,我老想着上次挨打的事,越想越怕,越怕越慌,越慌就越做不出题,做不出题就考得不好,考得不好回家又要挨打。每次拿着不及格的卷子回家,我们是两腿发软,两手发抖。<br><br>5,家长吵骂学生如家常便饭,稍不顺心,就“龟孙”“笨蛋”劈头盖脸砸来。学生们说:我本来已经疲劳的大脑,被她这么一骂,就更没精神了。我放了学真不想回家,我在操场上看看打球,在车棚里看看课外书,拖延回家的时间。<div><br>6,家长对孩子娇起来视如掌上明珠,口含着怕化了,手捧着怕摔了。怒起来视如家兔家猫,拳打脚踢。学生们说:多希望父母把我们当作真正的人看待呀。<br><br>7,家长对孩子考得好重奖,考得不好重罚。学生们说:爸妈,我考得好不要钱花,不要衣穿,不要好东西吃,只求下次考得不好不要打我。<br><br>8,家长不让学生干任何家务,让他们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学生们说:我到现在不会做饭洗衣服,我担心有一天离开了妈妈我将怎样生活。<br><br>9,家长不会为孩子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只知道一天到晚将学生摁在书堆里。学生们说:在学校上了七节课,回到家父母又严逼学习,我们的脑子又累又僵,都转不过弯来了。<br><br>10,家长不让孩子在校担任干部工作,说那要影响学习。<br><br>11,家长不顾孩子意愿,硬要孩子和自己一起外出,如上公园,拘束得很。学生们说:和家长一起去公园,不敢说不敢笑不敢玩,而和同学们一起外出,像出笼得鸟,自由自在。<br><br>12,家卡下了班一头钻进麻将扑克堆里,,搞得屋里乌烟瘴气。学生们说:家长那样不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做孩子的会有高标准吗?<br><br><font color="#ed2308">后记:以上内容是1987-1990年中学生的心声,是八九十年代,家庭教育的一些真实现象,2025年的读者看后见智见仁。</font><br><br></div></div></div></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