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响堂

风之舞

<div><br></div>一路向北,跨过长江,一头扎进老山脚下响堂的怀抱。<div><br>响堂村紧邻响堂水库,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抱水,一直以盛产栀子花而闻名遐迩。</div><div><br></div> <div><br></div>穿行于山谷中,聆听山峦间的悦耳鸟啼,看着村落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安静、慵懒、松弛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大都市的喧嚣燥热在脚步声中也渐行渐远,好开心能在没有天花板的山野里大口大口吸氧,感受绿野仙踪中的悠闲与惬意。<div><br></div> <div><br></div>如果说苍翠的青山和清澈的河水将响堂绘就成一幅美丽宁静的画卷,那么位于这幅画卷中心的堂屋,则呈现出一种非同一般的韵味。<div><br>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堂屋是家族共同的公共空间,是亲戚朋友聚会的地方,也是交流和庆祝的重要场所。</div><div><br></div> <div><br></div>远远望去,这座响堂堂屋像是在绿水青山间撑开的一把巨伞,精心呵护着“伞”下的那一片公共空间。<div><br></div> <div><br></div>然而,当走进这座堂屋中,才发现这座黑色大屋顶非常别具一格。这种大幅悬挑设计,突破了常规建筑设计,它由纵横交错的杆件镂空连接而成,宛若一只巨大而轻盈的透明羽翅,极具“漂浮感”。<div><br></div><div>这一创新的设计理念,与响堂村的创新发展如出一脉,宛若张开的“翅膀”,助力这座隐匿于山谷中的村落应时腾飞:</div><div><br></div> <div><br></div>过去的十多年里,响堂没有简单地走仓促拆迁、建设、开发的路子,搞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乡村旅游,依然保留着三十多年前的风貌,成为都市圈中遗世独立的稀缺资源。<div><br>直到2020年5月,规划与运营团队受托开始对响堂进行整体研究与策划,历时近一年,以“艺术重构乡村”为主题的“响堂计划”的启动,让响堂村不再止步于“被闻到”,而开始被看见;2022年,沉浸于山谷中的响堂村入选第十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div><div><br></div> <div><br></div>乡间青山连绵,村舍焕然一新。在响堂,创新的元素无所不在。一连串成排的民宿,居然使用的均是橘黄色的外墙,大胆而浓烈,在一片绿意之中格外显眼,宛若山谷间的“世外桃源”。而民宿墙体的自然肌理和复古色彩却又与响堂宁静优雅的生活方式高度吻合,彰显出这个质朴村庄中非同一般的高级感。<div><br></div> <div><br></div>响堂的山野中有一独幢的白色房子格外显眼,它便是响堂的村宴。这幢造型别致的房子,一砖一瓦都与自然风物高度契合,你可以在村宴点上一杯稻田咖啡,边呼吸着山野里的新鲜空气,边在蝉鸣鸟叫声中享受原生态的时令美食,那种听风看云、静享当下的感觉何其美妙。<div><br></div> <div><br></div>村口的栀咖啡也成了这里的网红打卡地。它巧妙地将山野的天然美景与咖啡屋结合打造成了一个小型景区,将原本功能较为单一的咖啡馆变身成为一处可露营、可交谈、可观景的多功能氛围感场所,让原本独属于城市的咖啡店完美地融入乡村肌理。<div><br></div> <div><br></div>第一次来栀咖啡的客人,几乎都愿长时间等一杯叫“栀子花拿铁”的招牌爆款。这是响堂充分利用其盛产栀子花的独特地源优势,将栀子花与咖啡巧妙融合,衍生出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div><br></div> <div><br></div>栀子花拿铁很养眼,一个精致的小竹筐里摆放着一小杯浓缩咖啡,而旁边的透明水杯里,浮着一朵冰制栀子花。当拿铁慢慢送入唇边,第一口是栀子花香,随之而来的才是咖啡特有的苦韵与回甘,客人们都会为咖啡里特调出的栀子花香而赞叹不已……<div><br></div> <div><br></div>响堂如今的一切,其核心是通过与艺术家、设计师、品牌主理人的合作,对乡村要素进行全方位解构和重构,让一个原本仅有风景的山村,成为一个拥有更高附加值的生活中心,让周边的城里人愿意抽出周末闲暇时间,从混凝土城市森林中走出,来到清新的老山山谷间来一场时尚消费。<div><br></div> <div><br></div>来响堂吧,这里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喧闹的商业气息,有的是山谷里吹来的沁人心脾的清风,有的是让人舒适自在的一草一木的恬静安然。<div><br>当蝉鸣鸟叫在空谷间回响,当咖香与炊烟在稻田边氤氲升腾,<br>一个不一样的响堂,定会打开我们关于乡村的另一种想象。</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