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亭园,以亭为主题,34座古朴厚重、或灵巧轻盈的亭、廊、榭、阁按照1:1的比例复建于园内,栽植各类树木10万余株,成为国内以亭为主题的城市主题公园。</p><p class="ql-block">全园由八个分区组成:游目骋怀区、霜天红叶区、返璞归真区、清斯濯缨区、宁静澹泊区、寄情自然区、秾艳凝香区、怀古感今区,每一分区体现一种中国传统的思想与理念,并与八大名亭有机结合在一起,给人以不同的文化氛围,别样的游览感受。</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穿过树梢,洒在小径旁那块蓝底白字的指示牌上,“向江南名胜许愿 我们在亭园相见”几个字仿佛带着某种温柔的邀约。我驻足片刻,忽然觉得这不只是一处景点的欢迎语,更像是一段旅程的开启。走进亭园,风里有树叶的低语,脚边是光影斑驳的小路,仿佛每一步都踏在诗意的节拍上。</p> <p class="ql-block">绿荫深处,一座名为“云冠亭”的凉亭悄然浮现。飞檐如鸟翼般轻扬,檐角悬着的牌匾在风中微微晃动。几位游客坐在亭中闲谈,笑声轻得像树叶间的私语。我绕到亭后,一树粉色花朵正开得热闹,与古朴的木构相映成趣,仿佛传统与生机在此刻悄然握手。</p> <p class="ql-block">水边的亭子最是动人。深色屋顶倒映在平静的池面上,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风过时,水纹轻漾,亭影也随之摇曳,仿佛随时会随波漂走。我蹲在岸边,看一片落叶缓缓滑过水面,划出细长的弧线,忽然明白,所谓宁静,不过是时间在这里走得慢了些。</p> <p class="ql-block">湖中央的亭子与它的倒影几乎完美对称,黑色屋檐、红色柱子,连垂柳拂水的姿态都被水镜复刻。石桥如一道温柔的弧线,将岸与岛轻轻连接。我站在桥头,看一对水鸟掠过湖面,划开两道涟漪——这画面太美,美得让人不敢大声呼吸。</p> <p class="ql-block">秋意渐浓,树叶由绿转黄,落在亭边的石阶上,像一封封未寄出的信。亭子依旧洁白,飞檐如初,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沉静。远处那座拱桥,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背景里现代建筑的剪影也不再突兀,反倒像是园林在向世界轻轻招手。</p> <p class="ql-block">金顶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从古画中走出的宫殿。飞檐高翘,仿佛要触到蓝天。我站在树影下仰望,忽然觉得这金碧辉煌并不张扬,反而有种庄重的温柔。它不回避华丽,却依然能与周围的绿意和谐共处,像一位穿华服却步履轻盈的古人。</p> <p class="ql-block">池塘不大,却有山石错落,小桥横跨,宛如微缩的山水世界。假山石姿态各异,有的如猛兽蹲伏,有的似老者沉思。我坐在桥头,看锦鲤在水中穿梭,忽然想起小时候读的《园冶》——原来古人造园,不只是造景,更是造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长廊顶上的彩绘斑斓如锦,蓝黄相间的图案在阳光下格外鲜艳。我沿着廊子慢慢走,手指轻抚过廊柱,木质微凉。长椅上坐着几位老人,有的闭目养神,有的低声聊天。这长廊不只是遮阳避雨的所在,更像是时间的通道,让人走着走着,就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一块巨石立在小径旁,上面刻着“同心共建 生态家园”几个红字,笔力遒劲。石旁垂柳依依,阳光透过叶隙洒在木板路上,斑驳如碎金。我沿着小径前行,远处亭子若隐若现,仿佛在说:园林之美,不仅在于景,更在于人与自然的共处之道。</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那座月亮形状的雕塑静静矗立,老者的面容雕刻得细腻而深邃,仿佛凝望着千年的光阴。蓝天之下,绿树环抱,它不喧哗,却自有分量。我绕着它走了一圈,忽然觉得,这不只是艺术,更像是一种提醒——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别忘了仰望月亮,也别忘了倾听古老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那座白色新月雕塑前,黄红相间的花丛开得正盛,与雕塑的静谧形成奇妙的对比。路灯静静立着,现代而克制。我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看游人拍照、孩童奔跑,忽然觉得,园林的“别样”,正在于它能包容一切——古老与现代,静谧与活力,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石阶层层而上,两侧石栏雕花精美,像是通往某个隐秘的境界。台阶尽头,一座飞檐翘角的亭子静静等候。我一步步拾级而上,脚步不自觉地放轻。阳光洒在石阶上,暖意从脚底升腾。那一刻,我仿佛不是在登高,而是在接近某种内心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洁白的拱桥横跨池塘,如一道凝固的月光。桥下水清见底,倒映着蓝天与树影。我站在桥中央,看风拂过水面,涟漪一圈圈扩散。远处的树林静默如诗,这一刻,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水声、风声,和一颗渐渐沉静下来的心。</p> 感谢来访欣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