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广场纪念塔

果为

<p class="ql-block">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二七广场,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于1971年,选址于郑州铁路工人领袖汪胜友、司文德的牺牲地。它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也是郑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p><p class="ql-block">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塔高63米,共14层(包括地下室),其中塔基座为3层栏环绕阅台,逐层缩小,各层均有白水泥栏杆;塔身10层,每层均有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盖顶,外表粉刷用白色干粘石,每层各面均有红漆方形格窗;塔顶建有钟楼,有直径2.7米的大钟六面,钟楼顶端矗立9米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塔底有地下室,并向西北方开有地下通道。</p> <p class="ql-block">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普乐园举行成立大会,但遭到军阀无理阻挠。为此,京汉铁路总工会执委会决定全路自2月4日起实行总罢工,号召全路工人“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p><p class="ql-block">  2月4日上午9时,郑州分工会委员长高斌率先拉响汽笛,发出罢工信号,宣布罢工开始。3个小时内,京汉铁路全路3万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1200余公里的铁路线顿时瘫痪。</p><p class="ql-block">  2月7日,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队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在这次惨案中,前后牺牲52人,受伤者300多人。</p><p class="ql-block">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1924年年底,国民二军来到河南以后,河南工人运动逐步复苏和高涨。1925年2月7日,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1000多人参加了大会。</p> <p class="ql-block">  1926年,吴佩孚重新占领郑州。10月初,他下令逮捕国民革命军敢死队两名小队长、郑州分工会委员长汪胜友、工务处工人总代表司文德。10月15日,汪胜友和司文德被杀害。残忍的敌人将二人的头颅割下,悬挂在长春桥(今二七纪念塔所在地)桥头的灯杆上。</p><p class="ql-block">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终点。为了纪念京汉铁路罢工,1971年,郑州在长春桥旧址兴建了二七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京汉铁路罢工虽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终点,但也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工人们不畏艰险、勇于抗争的勇气成为后世敬仰的传奇,他们用生命铸就起一座伟大的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