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中秋节

雪莲

<p class="ql-block">美篇号471953072</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二零零九年,中秋和国庆共放八天假。那时我在深圳佳达制衣厂的流水线上忙碌,当车间主任宣布放假通知时,连缝纫机的嗡鸣声都变得轻快起来。手指被布料磨出的薄茧还在发烫,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如何挥霍这难得的闲暇——一定要将这难得的假日过得鲜活。</p><p class="ql-block"> 宿舍里,工友阿芳抱着印着小熊图案的枕头凑过来,眼睛亮得像盛着星光:“咱们去小梅沙露营吧!听说夜里能看见月亮掉进海里呢!”她的提议像颗火星,瞬间点燃了舍友的热情。大家七嘴八舌地数着要带的东西:豆沙馅的月饼、酥脆的饼干,龙眼,火腿肠,还有压在箱底没机会穿的花裙子。为了安全,我们又约了同车间的四个男工友,他们拍着胸脯说要当“护花使者”,爽朗的笑声把狭小的宿舍填得满满当当,连空气都飘着期待的甜。</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的下午,十二个人背着鼓鼓的行囊,挤上了摇摇晃晃的公交车。车窗外,深圳的高楼渐渐退成模糊的剪影,咸腥的海风从车窗缝隙钻进来,带着大海独有的气息,撩得人心尖发痒。抵达小梅沙时,秋日的太阳还悬在海平线上,把整片沙滩染成流动的金箔,踩上去暖融融的,连鞋底都沾着阳光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AA制,在游客中心买了一些小国旗,又租了六个帐篷。帆布在风里轻轻鼓起,像一艘艘即将启航的小船。我们女生两人一组整理帐篷,把防潮垫铺得平平整整,再将装着月饼、火腿肠的塑料袋塞进角落;男生们则蹲在地上,捡来圆滚滚的石头压住帐篷四角,嘴里还念叨着“得选个看月亮的风水宝地”,最后把小国旗挂在帐篷杆上,红色的一角在风里飘着,格外亮眼。</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把防水小国旗贴在脸颊上,换上泳衣往海边跑。刚踏入海水的瞬间,整个人都软了下来——被太阳晒了一天的海水温温的,裹着脚踝像握着刚焐热的毛巾。我们在浅水区追着浪花跑,阿芳和几个女生被突然涌来的浪头溅了满脸水,笑着尖叫着躲闪,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散成细碎的彩虹。玩累了就光着脚,踩着像面粉一样细腻的沙子,沿着海岸线慢慢走,脚印被海浪轻轻抚平,又在身后留下一串新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走到靠山的一侧时,远远看见褐色的岩石上蒙着层深色阴影,像长了大片青苔。好奇心推着我们往前走,脚下的沙子渐渐变湿,沾在脚趾间痒痒的。凑近了才看清,那哪里是青苔——无数大小不一的贝类密密麻麻地嵌在岩石上,经年月冲刷,早已和岩石长在一起,形成了坚硬的钙化层。贝壳的尖角像微型刀刃,若是不小心蹭到,恐怕会留下梳子划过般的伤痕。我们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往后退,仿佛怕惊扰了这些藏在岩石里的“时间标本”。</p> <p class="ql-block">  暮色漫上来时,我们去冲凉房洗掉一身海盐与汗水,换上漂亮裙子,围坐在沙滩上。最后一缕夕阳沉进海里,远处的灯塔开始闪烁,月光洒在微微起伏的海面上,碎成一片粼粼的光。恍惚间,真觉得月亮掉进了海里,阿芳突然轻声念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月饼掰成小块分着吃,豆沙馅的甜在嘴里散开,男工友们拿出带来的汽水。海风裹着月饼的甜、汽水的凉,还有大家的笑声,飘向远处的海面。抬头时,星星已经缀满了天空,和海面的月光遥遥相对,连呼吸都变得慢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那天夜里,我们躺在帐篷里,听着海浪一遍遍拍打着沙滩,像大自然的摇篮曲。阿芳说,这是她第一次在海边过中秋,比在家里看月亮热闹多了;阿丽说,等明年放假,还要来这里看月亮。我摸着脸颊上的小国旗,心里软软的——原来最珍贵的不是八天长假,也不是海边的月亮,而是一群人凑在一起,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闪光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换了工作,和阿芳,阿丽她们渐渐少了联系,但每次中秋看到月亮,总会想起二零零九年的那个夜晚:小梅沙的沙滩、淡蓝色的帐篷、脸颊上的小红旗,还有那句被海风托起的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