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也说唐朝</p><p class="ql-block"> : (四十七)</p><p class="ql-block">: 宦官高力士</p><p class="ql-block"> : (上)</p><p class="ql-block">: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生于武周朝天授元年(690年)。高力士先人是十分显赫的,他是冼夫人六代孙。由此可知,高力士有一半是壮族血统。</p><p class="ql-block">: 冼夫人祖上都是俚人(壮族)首领。到南北朝时,冼夫人接任了岭南俚人(壮族〉首领,后嫁与梁朝高凉太守冯宝,辅佐冯宝平息岭南地区的汉越矛盾,招抚海南岛少数民族部落归附梁朝。侯景之乱时,冼夫人率兵击败高州刺史李迁仕,与大将陈霸先联合,平定广东叛乱,被当地人尊为保境安民的圣母。</p><p class="ql-block">: 至隋,又配合隋师入岭南,使岭南归入隋朝,隋文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周总理曾赞誉冼夫人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p><p class="ql-block">: 高力士的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亲冯君衡都代任潘州刺史,高力士生长在一个不折不扣的官宦世家。</p><p class="ql-block">: 唐高宗长寿二年(693年),有人上告岭南流人谋反,武则天派酷吏、监察御史万国俊前往岭南办理此案。当时朝廷酷吏横行,以制造冤案为荣。因制造冤案者往往得到升达,朝中酷吏们竞相效仿。身为酷吏的万国俊不甘落后,来至广州,把流人全部抓来,假传圣旨,命流人全部自尽。流人鸣冤不服,万国俊就把流人全部斩杀,上报朝廷,说错实是流人谋反。并说,各地发配到岭南的流人,一定会有因怨恨朝廷谋反的人,不可以不早点杀掉。此案被万国俊冤杀的流民有二千多人。嗜杀成性的武则天大喜,擢升万国俊为朝散大夫、行侍御史。可见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完全是靠酷吏的杀戮和暴政来维持政局的。</p><p class="ql-block">: 因为受流民谋反案的影响,刺史冯君衡也受到牵连,家产被抄没,儿子冯元一被阉割。冯元一后来被岭南讨击使李琳领至长安,进奉入宫。因武则天信奉佛教,李琳为取悦武则天,将冯元一取名为“力士”。武则天见到相貌英俊的“力士”十分喜欢,就留在自己身边。后来“力士”犯有小错,被驱出宫。宦官高延福见力士英俊,很为喜欢,将力士收为义子,这就是冯元一成为高力士的来原。</p><p class="ql-block">: 一年后,高力士在高延福的引荐下复入宫中。临淄王李隆基看中了20岁的高力士,便把他留在身边。“隆唐政变”中,高力士在铲除韦氏时有功,升迁为太子太保,后又升迁为朝散大夫、内给事。李隆基即位后,高力士又在铲除太平公主中立有大功,被玄宗破格授银青光禄大夫,加云麾將军、右监门卫將军。</p><p class="ql-block">: 在玄宗朝,宦官是很受李隆基器重的。当时不光是高力士的职务很高,好多太监职务都十分高。像在铲除韦氏中立有功劳的宦官杨思勖,一直受玄宗重视与信任,任命他领兵打仗,使他屡立战功,后“进骠骑大将军,封虢国公”。宦官黎敬仁、林召隐、尹凤祥等人,和高力士一样,位居三品。朝廷轻常派宦官为监军,监军地位,在节度使之上。不少官员为了晋升,都会竭尽全力巴结和贿赂宦官。</p><p class="ql-block">: 高力士是玄宗最信任的宦官,在李隆基还在藩邸时,高力士便就李隆基的心腹,他对李隆基竭忠尽智,小心翼翼地侍侯着李隆基。因此李隆基经常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