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序言</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心中都珍存着一份美好的记忆。今天,我想把这份回忆,献给所有懂我、爱我的亲人和挚友。</p><p class="ql-block">去年十二月,风里已带着微寒。我最后一次站在车间,俯身像往常一样,对产品做最后的检验。情不自禁地我又一次拿起那把熟悉的游标卡尺,指尖触碰产品外壳的刹那,熟悉得如同握紧一位沉默的老友。</p><p class="ql-block">二十年了、听惯了机床的轰鸣,数熟了合格单上的数字,那些为一款产品与工友争得面红耳赤的日子,那些不知疲倦加班的夜晚——所有往事,仿佛都在这最后一次触摸中,悄然苏醒。</p><p class="ql-block">我轻轻合上记录册,转身离去。风,依旧在吹。可掌心里留下的温度,与那些炽热而鲜活的记忆,已经一笔一画,刻进了心底。</p> <p class="ql-block">从二十年前看着双舟公司制作的第一款产品,到看着车间里的炉火年复一年地旺</p> <p class="ql-block">那些和机器轰鸣声相伴的清晨与黄昏,那些和伙伴们不知疲倦攻克难关的日日夜夜,都像掌心的纹路,清晰得抹不去。</p><p class="ql-block">岁月不饶人,到了该把接力棒交出去的时候。这二十多年来,双舟公司是我另一个家,每一款产品都浸着心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都藏着温暖。如今转身,心里装着的是不舍,更是欣慰——它早已长成能经风挡雨的航母了。</p><p class="ql-block">愿往后,炉火依旧旺,前路皆坦荡。而我,会带着这段滚烫的记忆,慢慢走,好好看。</p> <p class="ql-block"> 一, 那一年我进入了长兴耐火器材厂</p> <p class="ql-block">与新中国小十岁的我在1 9岁那一年我高中毕业了、在做了16个月的临工后(期间培养了我务实的工作态度与吃苦耐劳的向上精神。)我就进入了被伟人表彰过的"外国人有的我们要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的:长兴耐火器材厂。</p> <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的理想可多了一会儿想造大兵舰,一会儿想建南京长江大桥,从没想过会搞耐火材料,并从事了一辈子这个行业。</p> <p class="ql-block">当时厂里聚集了各种各样教授级的工程师。有微电子,有非金属材料等专家、承担着国防,军工等重要的生产任务,行业地位与使命感突出。日常工作中可近距离学习许多专业知识,快速提升行业认知。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场景中,锤炼了严谨的操作规范与责任意识,深刻理解了重工制造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进厂后,我被分配到了辅助车间金工组,主要是学习耐火金属模具的制作。</p> <p class="ql-block">我进入了金工组根着师傅学枝术也是父亲最开心的事,父亲这辈子最挂心的,就是盼着我能成个像样的技术工人。他总说,一技在身,就像手里攥着块实打实的铁,走到哪儿都稳当。由于父亲长期在工厂和工人在一起、父亲对技术的工作的看重,早刻进了他骨子里。</p> <p class="ql-block">师傅的悉心教导如明灯引路,我便以刻苦作舟,在技能的海洋里奋力前行。短短时日,便从懵懂学徒成长为厂里的标兵,不仅多次获评先进生产工作者,更有幸代表厂里站在县、市的操作技术赛场。</p> <p class="ql-block">在一路奋进中,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还被选为支委。这段成长,离不开师傅的倾囊相授,更藏着自己与时光较劲的每一分努力,至今想来,仍觉滚烫而有力。</p> <p class="ql-block">敬请期待下期:</p> <p class="ql-block"> 二、进入销售科</p> <p class="ql-block">(有人看我就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