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书市:一场书页间的秋日约会

申艳娟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北京,总该去地坛书市走一遭。穿过地坛公园朱红的牌楼,市井的喧嚣便被层层叠叠的银杏叶滤去大半,只余下油墨香与旧书特有的纸张气息,在微凉的风里漫溢。</p><p class="ql-block"> 书市的摊位是随性又热闹的。木架上、帆布铺就的摊位上,新书旧刊挤挤挨挨,从厚重的历史典籍到轻盈的散文绘本,从泛黄的老版连环画到还带着塑封的畅销书,不分门类,却各有拥趸。有人蹲在旧书摊前,指尖拂过《鲁迅全集》的烫金书脊,轻声和摊主讨价还价;也有家长牵着孩子,在绘本区停驻,指着彩色插图轻声讲解,孩子的笑声混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成了最温柔的背景音。</p><p class="ql-block"> 我总爱在老书区消磨时光。偶然翻到一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读者文摘》,扉页上还留着前主人的钢笔字迹:“1985年秋,购于王府井书店”,墨色已淡,却藏着一段旧时光的温度。旁边摊位的大爷戴着老花镜,正给一本线装《论语》除尘,见我好奇,便笑着说:“这书比你岁数都大,好好读,比刷手机有意思。”话语朴实,却道尽了书市的精髓——在这里,每一本书都是故事的载体,每一次翻阅都是与过往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逛累了,就到角落的文创区歇脚。书签上印着地坛的银杏,笔记本封皮是老北京的胡同剪影,连喝奶茶的纸杯上都印着“读书不觉已春深”的诗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摊开的书页上,光斑轻轻晃动,让人恍惚觉得,时间也慢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离场时,怀里抱着几本刚淘来的书,书页间还夹着一片地坛的银杏叶。风里的油墨香渐渐淡去,但心里却满是充实——这大概就是地坛书市的魔力,它不只是一场买卖,更是一场关于阅读、关于时光、关于热爱的约会,让每个爱书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