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市春秋

马锦凯

<p class="ql-block">  —、逛书市是一乐</p><p class="ql-block"> 每逢春秋,北京都举办大型书市。对许多人来说,逛书市买书是一个乐子。</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逛书市。哪的书也没有书市多呀!在书海里畅游,真个是怡然自得长见识。又有打折书、特价,买便宜书、寻便宜书就是一乐。在售书之外,又杂以其他内容的文化配餐:绘画、书法、笔墨、篆刻、陶艺、布艺、集邮、音像、插摆件以及非遗民俗等等。近些年来书市还专门开僻小吃街,把文化盛宴与美食口欲相结合,山南海北各色滋味,真象是个大集市。信步转转、落脚瞅瞅,花钱不花钱,都添兴致。</p><p class="ql-block"> 书市一般都是设在公园里的,公园里有玩处、有歇处,无论是携老扶幼举家出动,或是朋友同好相约,都会各得其乐。</p><p class="ql-block"> 二、书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在一家出版社的摊位上驻足浏览,卖家小伙子竟如此向我推销一部大套书:“您看多值——就卖100元钱,您摆在书架上它是个东西呀!”我在想,看来这书的功能有时候并不是为了看的呀。</p><p class="ql-block"> 当今时代,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的渴望,让一些人把藏书这种雅趣付诸于行动,其购书目的已超出了单纯为了阅读的范围。而在一些人眼里,买书就是为了摆个样子。于是,头脑精明的书商迎合需要,开掘出这样一些卖点:礼品书、装饰书。大部头,珍藏版,精装本,烫金字。送人拿得出手,摆起来挺气派,但是否有珍藏价值全靠个人眼光了。据说还有一种空壳书——假书,卖得就是外包装。</p><p class="ql-block"> 三、书的价格比</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书的价格快速攀升,动辙过百元不算新鲜。书市的书打折、便宜,无疑是诱人的一个因素。不说那些精装本的大部头、丛(套)书实际售价与标价相差甚至远,许多近些年出版的新书,定价二三十元,只卖10元一本,相当打了五折。眼见一些人是去淘书的:“某某书有吗?”。明显是有备而来。可是也不是便宜就好卖。有些不薄的书只卖5元、甚至3元、2元也还是无人问津。道理很简单,无用的书、不可读的书,便宜也没用,人们不会掏钱买废纸拿家去搁着。尽管书市处处是打折书,人们仍是按照书的可读性和它的价格之比来取舍的。</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北京地坛书市就很亲民,作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北京文化消费促进行动”措施之一,活动期间主办方将发放500万元惠民券,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领取,用于大中小学生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购买图书享受优惠。</p><p class="ql-block"> 2025.9.22</p> <p class="ql-block">  我收藏的部分书市门票。</p> <p class="ql-block">谢谢分享!</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