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老光山天坑

老瓜

<p class="ql-block">拍摄参数:见每张照片的左下角</p><p class="ql-block">拍摄环境:阴晴不定,偶有阳光、偶有小雨</p><p class="ql-block">本文缘起:这是今天徒步的第一段。上午,徒步于寻甸老光山,重点是观赏山上的三个天坑。下午,经陈家山而抵隐毒山,徒步于“三月三森林公园”。</p><p class="ql-block">封面照片:老光山·徐霞客游线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上图:老光山天坑的照片</p><p class="ql-block">下图:《徐霞客游记》中对寻甸天坑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天坑(tiankeng)是岩溶地区因可溶性岩层溶蚀与塌陷形成的井状或桶状负地形,需满足以下条件:</p><p class="ql-block">形态‌:周壁陡峭圈闭,深度与口径均超100米,容积巨大。‌‌</p><p class="ql-block">‌地质关联‌: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或存在河道迁移证据。‌‌</p><p class="ql-block">‌术语起源‌:由中国地质学家朱学稳于1992年定义,2005年成为国际通用术语。</p> <p class="ql-block">寻甸老光山天坑群位于昆明市寻甸县仁德街道与金所街道交界处的哨上村附近,距县城约3公里,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区。该区域分布着多个天坑及废弃石灰岩矿坑,其中山顶的3个天坑构成独特的地质景观。 ‌</p> <p class="ql-block">目前,当地主管部门正在对天坑群修建“自然地质公园”,环天坑人行栈道已经修好,我们徒步人只能在栈道范围内行走。</p> <p class="ql-block">下二图:老光山最高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下3图:在人行栈道远拍的天坑照片。</p><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三个天坑直径不同,深度均超100米。坑壁陡峭,色彩昏暗,深不可测、下连暗河。</p> <p class="ql-block">老大正在讲解天坑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下3图:环栈道观看三个天坑的时候,离天坑最近的地方拍摄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老光山上的徒步人。</p> <p class="ql-block">本来,今天是徒步“寻甸·花石子墚”上的高原牧场。但遇美丽的高山牧场正在修建旅游观光公路,道路封闭,车不能进,临时改线,徒步老光山与隐毒山。</p> <p class="ql-block">天坑地质公园的观景亭。</p> <p class="ql-block">下三图:老光山里废弃的“石灰矿坑”,作为“天坑地质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在修建中。</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山口,我们离开老光山,翻越陈家山,而到隐毒山,欣赏山中的“三月三森林公园”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