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u> 新加坡飞禽公园依山而建,占地22公顷,花巨资引进400多个物种5000多只禽类,拥有世界各洲特色禽类。小湖边是珍稀禽类的栖息天堂。这里汇集了多种难得一见的鸟类,它们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构成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湖边的禽类种类丰富,黑腹树鸭、巴西凫、环颈鸭在岸边悠闲踱步,美洲红鹳和黑脸琵鹭则时而伫立观望,时而低头觅食。它们的存在让这片水域充满生机,每一种鸟类都展现出独特的姿态和习性。</u></i></p> <p class="ql-block"><i><u> 最先抢占眼球的是黑腹树鸭,黑腹树鸭具有鲜明的外貌特点。它的红色嘴巴十分醒目,与头部形成明显对比,大大的眼睛让它看起来很有神。体型比国内常见的野鸭小一些,整体显得小巧。粉红色的长腿和脚蹼是其另一大特色,细长的腿部支撑着身体,脚蹼则适合在水中活动。</u></i></p> <p class="ql-block"><i><u> 黑腹树鸭常出现在水边的自然环境中。这里的水源和植被为它们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它们会在此处休息、觅食。有时能看到单只或多只黑腹树鸭站立在岸边,或是在浅水区活动,展现出与环境相融合的自然状态。</u></i></p> <p class="ql-block"><i><u> 黑腹树鸭 (英文名:Black-bellied Whistling Duck,学名:Dendrocygna autumnalis),是雁形目鸭科树鸭属的鸟类。又称黑腹鸣鸭或墨西哥尖叫鸭,拥有长颈和长腿,胸腹处为醒目的黑褐色,头部为淡灰色,面部有明显白环。广泛分布于北美南部、中美及南美,近年来在美国中部的分布有所扩大。这是新加坡引进的珍稀游禽。</u></i></p> <p class="ql-block"><i><u> 拍完黑腹树鸭转身的一瞬间,忽然被大石头上静卧的环颈鸭所吸引,它呆呆地静卧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像在思考什么?环颈鸭 是雁形目鸭科环颈鸭属的鸟类。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东南部至巴西东南部和乌拉圭,具有独特的外观和习性。雄鸟拥有鲜艳的板栗色双翼和鲑鱼色带黑斑的胸部,而雌鸟则呈橄榄褐色,头部和脸颊带有白色条纹。环颈鸭身长约为35-38厘米,体重在190-435克之间。在新加坡看到也一种恩赐,起码不用到美洲那么远去看了。</u></i></p> <p class="ql-block"><i><u> 在飞禽公园的湿地湖边,春日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忽然,一簇簇鲜艳的红色映入眼帘,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细看,原来是几只美洲红鹮,它们正悠闲地在岸边活动。</u></i></p> <p class="ql-block"><i><u> 美洲红鹮(huán) (英文名:Scarlet Ibis,学名:Eudocimus ruber),是鹈形目鹮科美洲鹮属的鸟类。以其鲜明的橙红色羽毛著称。体长56-71厘米,翼展可达94-105厘米,体重介于772-935克之间。繁殖季节在南美的多个地区,包括哥伦比亚北部和东部、厄瓜多尔东部至巴西东北部。该鸟是特立尼达的国鸟,与棕臀小冠雉共荣于国徽。</u></i></p> <p class="ql-block"><i><u> 其中一只红鹮低头在水边的浅滩中觅食,细长的喙不时插入泥土里,寻找着食物。它的动作轻盈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这片小天地。</u></i></p> <p class="ql-block"><i><u> 成年美洲红鹮拥有醒目的红色羽毛,翼端带有蓝黑色光泽。雄鸟体型略大于雌鸟,但二者羽毛颜色相似。幼鸟初期羽毛灰黑,随成长逐渐显现红色斑点,直至两年后羽毛完全变红。喙呈灰黑色,脚及裸露部分呈鲜艳的朱红色。</u></i></p> <p class="ql-block"><i><u> 不远处,还有几只不同颜色的鸟儿也在湿地边觅食。它们或在岸边踱步,或在水中嬉戏,彼此间互不打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u></i></p> <p class="ql-block"><i><u> 红鹮们有的在岸边梳理羽毛,有的在水中捕捉小鱼,还有的则静静地站在那里,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它们与周围的涉禽相处融洽,共同生活在这片湿地中,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u></i></p> <p class="ql-block"><i><u> 漫步湖边,看着这些珍稀禽类自由活动,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这里不仅是鸟类的家园,也是人们近距离感受生物多样性、放松身心的好去处。飞禽公园始建于1971年,扩建于2023年,是世界最大的禽类公园,拥有全世界知名的禽类和其它动物,但又不像是公园,因为占地面积太大,除猛禽外都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在林间栖息,在水边漫步,因为鸟种太多,猛禽必须单独安置,否则,它会霍霍很多鸟!</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