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避暑之旅 - 阴山岩画

衷晟

<h5>内蒙之行到了巴彦淖尔,我们决定利用一天时间前往距离酒店80公里外的呼和镇西北的阴山岩画去看一看。</h5> <h5>内蒙古阴山岩画按照行政区域自西向东分别分布在阿拉善盟、乌海桌子山、磴口县、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包头市达茂旗以及乌兰察布等地。</h5> <h5>早在公元5世纪时,阴山岩画就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发现,并在《水经注》中作了具体的记述:“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河水自临河县东经阴山南,东流经石迹阜西,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故纳斯称焉。”</h5> <h5>阴山岩画历经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从秦汉至近代,延续数千年。阴山为古游牧狩猎地区,岩画反映猎牧人的生活面貌和宗教观念。岩画的创造者属匈奴、敕勒、突厥、党项、蒙古等原始部落民族。</h5> <h5>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的阴山岩画,位于镇北炭窑口的山崖上。驾车可以直接开到山崖口。</h5> <h5>这里是阴山脚下的一大片的红色山峦。这些红色的岩石上面摩刻着20多幅图案,这些图案生动记录了以前游牧民的生活,是了解古代游牧文化的重要窗口。</h5> <h5>红色崖谷内车辆开不进去,我们一行下了车,步行前往。</h5> <h5>这段区域内据说有4幅岩画,其中三个在入口处。</h5> <h5>进到崖沟内,目光被两侧的怪石吸引,虽然尽力去寻找岩画,但终是一无所获。</h5> <h5>沟底的土路,虽然弯弯曲曲,但是很好走。</h5> <h5>大概走上五六百米的样子,就到了尽头。在这里折返。</h5> <h5>沿途的崖壁上有一些玛尼石。</h5> <h5>最终,我看到一幅岩画。!</h5> <h5>在沟口处,岩画比较明显。</h5> <h5>沟口外,有一些废弃的房屋。</h5> <h5>炭窑口的阴山岩画,肯定不是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但这里是最容易抵达的。</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