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配合国家各类纪念活动,中国邮政于2025年9月3日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13枚及小型张1枚,邮票通过雕塑与历史影像再现抗战历程,以14年抗战历程为主线,选取13个关键战役与事件,包含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等场景,小型张采用纪念活动标识突显和平主题。</p><p class="ql-block">由于邮票图案公布较晚,能够用来制作极限片的自然片非常少,大部分只能用专印片制作,再加上首日各地邮票供应数量严重不足,无疑更增加了制作难度,篇中没有注明版本的均为专印片。</p> <p class="ql-block">小型张使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作为主景,主要表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标识由长城、橄榄枝、数字80及时间轴构成,象征民族精神与和平愿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13-1. 奋起抗战</b></p><p class="ql-block"><b></b>前景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背景为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以及被日军炸毁的柳条湖段铁路。</p> <p class="ql-block"><b>“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b></p><p class="ql-block">残历碑是该馆的标志性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地上为残历碑及广场,地下为展厅。 残历碑造型酷似一本巨大残缺的台历,正面布满象征日军侵华罪行的弹痕,左侧镌刻“九·一八”事变史实。碑身右侧刻有“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右侧页码标注着事件发生的时间。 </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24年辽宁邮政集团广告公司邮资片</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票前文创片</i></p> <p class="ql-block"><b>被日军炸毁的柳条湖段铁路</b></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开端。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进而炮轰东北军北大营,侵占沈阳,后续逐步侵占东北三省,开启了对东北人民长期的殖民统治。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b>中共中央在上海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b></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源,即“掠夺中国,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表明了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鲜明立场,响亮地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p><p class="ql-block">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奉贤路290弄1号(原云上邨)。1931年9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当时俗称“临时中央”。1931年至 1932年间,今上海市静安区奉贤路290弄1号成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秘密联络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13-2. 八女投江</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八女投江》雕塑;背景为黑龙江乌斯浑河河畔。</p> <p class="ql-block"><b>《八女投江》雕塑</b></p><p class="ql-block">中国军事博物馆里的《八女投江》雕塑由于津源创作,创作年代为1957年,该雕塑以质朴、写实的表现手法,再现了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八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在乌斯浑河畔战至弹尽粮绝,携手投江壮烈殉国的历史性时刻。采用花岗岩石材雕凿而成,“八女投江”四个大字由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题写。雕塑生动展现了冷云等8位女战士在1938年10月下旬,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毅然投江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八女投江纪念群雕是为纪念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而建的标志性雕塑,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牡丹江畔的江滨公园 。该群雕1988年落成,坐南朝北,采用花岗岩石材雕凿而成,“八女投江”四个大字由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题写。雕塑生动展现了冷云等8位女战士在1938年10月下旬,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毅然投江的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15年牡丹江市邮政分公司</i></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13-3. 全民族抗战爆发</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卢沟桥石狮;背景为守卫卢沟桥的第29军士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卢沟桥</b></p><p class="ql-block">卢沟桥是中国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座著名古桥,因桥上雕刻有众多石狮子而闻名。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在此爆发,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05年北京邮政广告公司邮资片</i></p> <p class="ql-block"><b>守卫卢沟桥的第29军士兵</b></p><p class="ql-block">1937 年7月7日 ,日本军队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后,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 奋起抗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3-4. 平型关大捷</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序厅主题雕塑;背景为向平型关挺进的八路军第115师。</p> <p class="ql-block"><b>平型关大捷雕塑</b></p><p class="ql-block">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是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雕塑通过刻画战士们的姿态,生动再现了胜利时刻的激昂与振奋,承载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以及对那段英勇抗战历史的铭记。</p> <p class="ql-block"><b>向平型关挺进的八路军第115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3-5. 南京大屠杀</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遇难人数纪念墙,背景为遭日军焚烧破坏后的南京城。</p> <p class="ql-block"><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遇难人数纪念墙</b></p><p class="ql-block">墙壁上使用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字样。</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13年南京出版社</i></p> <p class="ql-block"><b>南京南门大街火灾 </b></p><p class="ql-block">该照片见于日本侵华期间出版的《南京攻略战写真帖》,邮票背景图即取自其中“南京南门大街火灾”照片。南门大街即现南京中华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3-6. 台儿庄战役</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团结抗战》浮雕;背景为战后的台儿庄城门。</p> <p class="ql-block"><b>台儿庄战役浮雕</b></p><p class="ql-block">是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核心艺术装置,名为《团结抗战》。位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入口处序厅,以油画形式呈现战役核心场景,通过战士持枪举刀的英姿,展现中国军民与日军殊死搏斗的壮烈画面。由38级台阶引导至主题墙面,通过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场景再现了1938年战役的惨烈景象。浮雕以清真寺、城墙碉楼等标志性元素为背景,突出表现了中日军队在巷战、肉搏战中的激烈对抗。</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15年吉林邮政集团邮资片</i></p> <p class="ql-block"><b>战后的台儿庄城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13-7. 百团大战</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百团大战纪念馆序厅《百团大战 光耀千秋》主题雕塑(局部);背景为狮垴山战斗中的八路军机枪阵地。</p> <p class="ql-block"><b>《百团大战 光耀千秋》主题雕塑(局部)</b></p><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出动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雕塑通过刻画战士们英勇作战、奋勇向前的姿态,生动再现了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战士们的战斗风貌与无畏精神,承载着对那段艰苦卓绝抗战历史的铭记以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致敬。</p> <p class="ql-block"><b>狮垴山战斗中的八路军机枪阵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13-8. 刘老庄连</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砥柱》雕塑;背景为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刘老庄连”连旗。</p> <p class="ql-block"><b>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砥柱》雕塑</b></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是为纪念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而作。1943年3月,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的82名勇士,在江苏淮阴刘老庄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他们顽强抗击,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雕塑展现出战士们英勇无畏、奋勇战斗的姿态,底座上的“砥柱”二字,寓意着这些烈士是抗战洪流中的中流砥柱,彰显了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时刻提醒后人铭记这段悲壮且光辉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b>八十二烈士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刘老庄82烈士纪念碑位于江苏淮安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纪念碑主体高19.43米,代表战斗发生的1943年,碑体与底座构成“八二”字样,碑基的三座平台和18级台阶,寓意3月18日 。正面是李一氓书写的“八十二烈士墓”,两侧分别是黄克诚和张爱萍的题词 。它是为纪念在1943年3月18日战斗中牺牲的82名新四军烈士而建,见证了烈士们的英勇无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p> <p class="ql-block"><b>“刘老庄连”连旗</b></p><p class="ql-block">1943年,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四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日军激战,全连82名战士壮烈牺牲。为表彰他们的英勇,该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这面旗帜就是当时的命名旗帜。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见证,体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精神,也成为“刘老庄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3-9. 论持久战</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背景为《论持久战》书影、凤凰山毛主席旧居、延安宝塔山、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的骑兵部队。</p> <p class="ql-block"><b>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b></p><p class="ql-block">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写下《论持久战》。这部著作科学地论证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对全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理论文献,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有益的战略思路。</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1965年文物出版社</i></p> <p class="ql-block">这套新华社出版社发行的画片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发行的大套片,目前市场上十分罕见。</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1976年新华社出版社</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1993年延安地区邮电局</i></p> <p class="ql-block">这张明信片选自2001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套片,邮票设计应该是参考了此片图案,非常对位和谐。</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01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册式片)</i></p> <p class="ql-block"><b>《论持久战》</b></p> <p class="ql-block"><b>延安宝塔山</b></p><p class="ql-block">这幅《延安颂》油画不仅有宝塔山,画面中也有八路军骑兵形象,是一枚非常和谐的自然片源。</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14年北京抗战纪念馆</i></p> <p class="ql-block"><b>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的骑兵部队</b></p> <p class="ql-block"><b>凤凰山毛主席旧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3-10.人民战争</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山东海阳地雷战纪念馆《五虎将》雕塑;背景为母亲送儿上战场浮雕以及“好男儿武装上前线”“抗日救国”“团结”标语口号。</p> <p class="ql-block"><b>“五虎将”雕塑</b></p><p class="ql-block">“五虎将”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海阳市龙山一带的五位民兵英雄,他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利用地雷等武器打击日寇,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展现了民兵英雄的战斗风貌,传承了爱国奉献、英勇抗争的抗战精神,成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3-11. 中国远征军</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滇西抗战纪念馆序厅《中国远征军》雕塑(局部);背景为行进中的中国远征军。</p> <p class="ql-block"><b>滇西抗战纪念馆序厅《中国远征军》雕塑(局部)</b></p><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纪念馆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坐落于云南腾冲国殇墓园东侧。雕塑群以群体雕塑的形式,生动再现中国远征军将士形象,涵盖了将军、士兵、盟军、地方民团等不同群体。中国远征军在抗战期间入缅作战,历经恶战,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等立下赫赫战功。雕塑群不仅是对远征军将士的深情缅怀,更是那段悲壮而伟大抗战历史的铭记与见证。</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14年云南省保山市邮政广告中心邮资片</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15年吉林邮政集团邮资片</i></p> <p class="ql-block"><b>中国远征军</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22年长沙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远征军老兵故事馆</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3-12. 并肩战斗</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保卫和平》雕塑;背景为飞虎队、驼峰。</p> <p class="ql-block"><b>《保卫和平》雕塑</b></p><p class="ql-block">雕塑主体是中苏两国士兵手托和平鸽,代表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与向往,表达了中国人民历经抗日战争的磨难后,坚决反对战争、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这座雕塑整体造型庄严肃穆,艺术风格写实,与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主题紧密相连,既是对那段浴血奋战历史的铭记,也是对后人珍惜和平、维护和平的警示与鞭策 。</p> <p class="ql-block"><b>飞虎队在呈贡机场训练 </b></p> <p class="ql-block"><b>驼峰航线</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22年长沙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远征军老兵故事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02年</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3-13. 伟大胜利</b></p><p class="ql-block">前景为1945年9月3日《新华日报》发表的毛泽东“庆祝抗日胜利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题词,以及江苏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胜利时刻》雕塑;背景为延安人民欢庆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b>江苏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胜利时刻》雕塑</b></p><p class="ql-block">高邮胜利广场是为纪念1945年12月华中野战军消灭盘踞在高邮古城内的日伪军而建。而“胜利时刻”雕塑也为铭记这段重要的抗战历史而创作。主雕塑“胜利时刻”高12.26米,寓意1945年12月26日高邮城解放 。雕塑上部是抽象的国旗剪影,底部是芦苇荡的浮雕,中部是5名新四军将士手持步枪、手榴弹等武器振臂欢呼的场景,生动展现了新四军在抗日战场上的阳刚之气,以及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英勇无畏气概 。</p> <p class="ql-block"><b>毛泽东“庆祝抗日胜利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题词</b></p><p class="ql-block">创作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见证。明信片是2015年重庆市九龙坡邮局发行的套片,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自然片。</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信片: 2015年重庆市九龙坡邮局</i></p> <p class="ql-block"><b>延安人民欢庆抗战胜利</b></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5日下午,延安各界两万多人在南门外广场举行了“庆祝抗战胜利大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小型张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国香港邮政</b></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日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小型张一枚,面值为10元港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澳门邮电司</b></p><p class="ql-block">在2025年9月3日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邮票以相关抗战雕塑为主,辅以数字“80”,和平鸽,翻到的红旗等图案,面值2.5澳门元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背景,面值4澳门元则以长城为背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