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占筮故事赏析——观卦(下) <b>编者按:</b><br>在干支历中,与公历9月大致对应的是酉月,所对应的十二消息卦是“风地观卦”,其中包含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我们会分别在节气期间推出与“观卦”有关的占筮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也欢迎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关注、转发。 2025年秋分的交节时间是9月23日02:19:04。 本期推出的是尚秉和先生射皮印囊的故事(故事来源于尚秉和《周易古筮考精解》) 故事是尚秉和先生以第一人称所写,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家里的孩子们藏了个皮印囊让我射覆,起卦得风地观之山雷颐(初爻、五爻动)。 我占断说:观卦的下卦是坤卦,坤为布,又有“藏”的特性,故有囊之象。而变卦(颐卦)象一个大离,离为大腹,故而颐卦有大腹之象。又因为观卦之中的坤卦在下卦,下卦为内,坤为文,故而其内孕有文章;且下卦为体,坤为方,故而断其体方。之卦(颐卦)的下卦为震,震为萑苇、为苍莨竹,故而有皮壳之状。所以我猜这必定是个印囊,内装有小印。<br>这次由于是在夜晚临睡前作射覆,仓猝之间难以决断,所以到了第二天才完成占断。孩子们不明卦理,说我晚上曾经偷看。我只是推演易理而已,并不是与尔等赌胜负,其可笑如此。 <b><font color="#ff8a00">观卦原文:</font></b> <b><font color="#333333">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font></b><br>《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br>《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br><b>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b><br>《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br><b>六二:窥观,利女贞。</b><br>《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br><b>六三:观我生,进退。</b><br>《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br><b>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b><br>《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br><b>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b><br>《象》曰:观我生,观民也。<br><b>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b><br>《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b>“射覆”怎么玩?</b> 在中国古代,士人阶层在酒宴上,或者茶余饭后,常常会玩一种“猜东西”的小游戏来助兴。简单地描述,就是拿一个盆、钵、盂之类的容器倒扣在桌上,在里面放上一些小东西,然后让来宾们猜。这个倒扣的动作叫做“覆”,而有针对性的猜东西叫做“射”,所以这个游戏被称为“射覆”。《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颜师古注曰:“于覆器之下置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br>“射覆”的猜东西,并不随便乱猜赌运气,而是需要参与者通过起卦和推演卦象来推断出具体是什么东西,难度是极高的。因此 “射覆”很难在民间开展,基本上只流行于上层读书人的小圈子里。<br>由于“射覆”同时也能起到考察参与者易学造诣的作用,因此古代数术家为了提高自己的占卜技能,也会主动去玩“射覆”。在唐代,“射覆”成为了考核天文郎的主要考试内容之一,只不过据《唐六典》记载,官方正规的“射覆”考试使用的数理模型是六壬式,而不用易经八卦。 据考证,“射覆”游戏在汉代就已经十分流行了,汉代是我国历史上易经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的“射覆”活动,并非只有文人参与,连皇帝也乐在其中,比如《汉书·传·东方朔》中就记载,汉武帝某次在一个盂下面放了一只壁虎,让群臣射覆,结果没有一个能猜中的。这时东方朔站了出来,说:“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汉武帝点头,“赐锦十匹”。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也记载了“射覆”游戏: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昨夜星辰昨夜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楼西畔桂堂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无彩凤双飞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有灵犀一点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隔座送钩春酒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曹射覆蜡灯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嗟余听鼓应官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马兰台类转蓬。</div> “射覆”游戏类似于猜谜游戏,只是谜面为各自所得的卦象,根据易经八卦的象、数、理从众多可能的事物中推断出某种具体事物来。射覆可以无心“玩占”,也可以考验学者的功力,成为古今易占家们最为重视的一种游戏。射覆的趣味性和交互性都很强,并且马上可以验证卦象,无论射中与否,都可以加深学者对易象的思考和理解,是练习占测能力和自信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h5><b>《周易》知识小贴士:《说卦传》是打开八卦类象的小字典</b></h5> 八卦类象是学易必备的基本知识,其来源可以参看《周易·系辞下传》中的讲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br>《周易》十翼之一的《说卦传》解释了八卦的起源、象征意义及其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应用,是理解《易经》卦象的重要文献。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说卦传》则是掌握八卦类象基本知识的必修课。<br>以《说卦传》为圭臬,对八卦类象进行分析归纳,是学易的基本功,杭辛斋《易楔·卦象》中将卦象分为九类:一类大象、二类本象、三类广象、四类逸象、五类补象、六类参象、七类五行象、八类意象、九类影象。 基本卦象,就是八卦最早所代表的象,即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br>所谓类象,就是在基本卦象的基础上,将具有相同卦德(乾健坤顺震动巽入坎陷离丽艮止兑悦)、卦性的卦象进行归类。《说卦传》中讲的都是类象。其中类象又分为初象(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兼人伦)、广象(为……,其于……为……,其究为……)<br>讲述逸象的大家主要有魏晋荀爽、虞翻等荀九家。<br>讲述补象的大家主要有明代来知德、晚清尚秉和。 <b>什么是消息卦?</b> 消息卦也称作“十二辟卦”。所谓“辟”,有开辟、开始的意义。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用八卦中的阳爻与阴爻来表达阴阳交替消息的现象,按照阳长为息,阴长为消的规律来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份,就组成了十二辟卦,也称十二消息卦。比如亥月阴盛阳衰,呈现昼短夜长之象,故以全阴爻的坤卦来代表。进入子月,尤其是冬至以后,阳气萌发,白天逐渐变长,故以一阳生的复卦为代表。丑月则以二阳生的临卦为代表……酉月以四阴二阳的观卦为代表,以此类推,周而复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END ——————</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供稿 | 悦心斋主<br></font><font color="#9b9b9b">编辑 | 钟秋实 行远至真<br></font><font color="#9b9b9b">校对 | 张雅卓<br></font><font color="#9b9b9b">制作 | 吉祥云<br></font><font color="#9b9b9b">审批 | 李桂祥 马爱侠</font></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马爱侠老师 193 299 87660</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赵郁然老师 137 091 15173</font></div></h5>